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落实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应把握的原则

【作者】 所桂宏

【机构】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公布,高中教学与高考的改革正在全国推进,西藏也将在2019年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应该重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及育人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上述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课程标准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原则
  高中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下承义务教育,上接高等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侧重研读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并以此为教学标准,往往忽视了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才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仔细研读并精准把握。2017年的课程标准在实践性与操作性把握上比以往版本的课程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指导,把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每一级中都有详细的质量描述。在课程实施建议中还列举了案例,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并设计了评价维度和等级,使教师更容易把握具体案例的运用。所以,认真研读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高中思想政治科教学的重要原则。
  二、坚持以学科知识为基本载体的原则
  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所以学科知识就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自身素养成为重中之重。无论是现行教材还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都是围绕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来编写的。西藏现行高中政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模块,教师既要把握好每个模块内部具体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还要准确理解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准确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内部联系。既要适当了解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又要准确定位大学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微观上还是宏观上,应站在不同角度上来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把握学科知识的科学性,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国情,了解国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科学精神。准确理解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科性特点,具体理解和掌控学科的育人功能,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更理性的认识自己和社会,能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现象,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三、坚持以情境创设为抓手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与教育性,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更加突出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但高中生的社会实践毕竟有限,社会阅历尚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情境创设,通过一定的情境来完成教学,让情境创设为落实学科素养提供多可能的空间和智慧。
  关于情境设计辅助教学,配合教学完成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让情境创设很好地配合完成教学。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往往会有诸多案例符合课程教学内容,怎样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案例能完美地呈现教学过程,比如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让学生对该情境有话可说,能让学表达自己的看法,能让学生倾听别人的看法,能从多角度认识该情境,并理解情境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对问题的解决做出合理预设,而不是让学生一看到案例就得出了“异口同声”的“答案”。所以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很重要,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看法,有预设、有现实、有理论、有实践操作性等。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如何通过情境把思想引向深处,对于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如何通过情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对情境的创设具有很高要求。
  四、坚持增强学生自身体验的原则
  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需要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但高中生能参与的社会体验活动较少,而且有高考压力,老师往往忽视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的机会,但直接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更深刻,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发展。比如在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的讲解中,可以设计“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活动,让学生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写一份提案,内容可涉及各个方面,市里的学生可以写写市区交通灯的设置、商店等公共牌匾藏汉语书写是否规范等;农牧区的学生可以写写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老百姓的农村合作医疗、藏区牧民的畜牧保险等。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往往会给老师带来不同的惊喜,老师会发现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和关注点都很宽泛。有这些直接的提案体验后,还可以邀请市人大代表和学生面对面地聊一聊,如果学生的某个小提案得到了认可或者解决,这对他们是极大的鼓舞。
  很多道理学生是懂的,但如何把学生懂得的道理转变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师通过体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也能让学生从深层次地理解自身的成长。比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规范使用手机该如何理性选择”的议题,学生可以有更多讨论话题,面对手机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对学校规范手机管理的认识等都可以与自身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在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都要通过公共参与体现出来,通过公共参与进行合理表达,有序参与社会生活,才是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表现。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该重视教学的本土化、校本化原则,在充分研究我区区情、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注重到西藏学生的民族特点和认知特点,使教与学都更具体,才能更好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西藏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徐小松.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1)
  [2]浅析高中政治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案[J].杨金梅.中国校外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