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下如何优化高中历史分层教学
【作者】 王志海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处理好因材施教的个体性和班级授课制集体性之间的矛盾,是高中历史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施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技术为历史课的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构建现代化的分层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施行的前提是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后,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进行。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因此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均衡发展。但是在当下“班级授课制”的约束下,如何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棘手。
2、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2.1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分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备课资料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参,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迅速查询到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文献资料、图片、视频、课例等),这些资源的运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网络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同仁交流,了解学情、解决教学难题,为历史课堂上的精讲点拨、科学引导做好充足准备,也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后的个别指导。
2.2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中、低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由于学习基础的不同,常常会遇到中、低层的同学参与热情不高的情况,为了照顾这批“吃不好”的同学,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方式来进行弥补,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历史课堂教学又走回老路,无法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必须要给他们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才行。
3、信息技术应用下优化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措施
3.1学生具体情况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的教学,需要对学生们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考量。首先,要对把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们具体的情况联结在一起,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差,接触时间也比较段,所以导致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该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低下,老师们需要深入的分析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将其作为历史教学课程的基础;其次,老师要依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把学生们分成三类,其分别为低、中、高这三个阶段,处于高阶段的学生们,其对历史知识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基础知识比较强,知识的储备量也比较高,对于老师所传授的历史以及历史知识可以很好的接受,并能自己独立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懂得适当的给自己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中阶段的学生们,其自身的学习态度比较好,历史的基础能力一般,但是这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低层次的学生们历史的基础比较差,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比较差。
3.2动态分层管理
传统的分层教学模式,并没有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程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老师们可以利用该类技术构建一个校园平台,并制造出一个相应的电子表格,把学生们的日常行为状况记录在其中,然后在依据其状况开展编组以及分层的工作,将其工作作为后续历史教学的基础,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动态,进行动态的跟踪。
3.3历史备课
首先,老师们要确定出历史的教学目标,将目标划分成三个层次,然后在对学生们进行学习情况的调查,可以使用问卷以及测试等调查方式,了解各个层次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精准的对各个阶段的学生们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其次,使用信息技术对其历史教学的方式进行优化,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向同学播放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最后,要对历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资源比较少,主要都是以历史教材为主,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此,历史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搜索等功能,对教学资源重新的进行整合,梳理其历史教学的思路。
3.4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分层课堂教学,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扶差”。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来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提高。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辅助,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3.5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交流,使学生得到个性化指导
教师利用校园网站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和方法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运用QQ、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建立在线讨论小组,使他们在课后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促进了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在历史课堂中也发挥了强大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性变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运用这些信息技术资源时,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合理选择、优化组合、科学应用,注重集体的研讨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杰. 试析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J]. 学周刊. 2017(26)
[2] 高楠. 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意义探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8)
[3] 刘金民,董丽媛. 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历史研究式教学的必要性[J]. 赤子(下旬). 2016(11)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施行的前提是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后,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进行。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因此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均衡发展。但是在当下“班级授课制”的约束下,如何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棘手。
2、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2.1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分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备课资料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参,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迅速查询到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文献资料、图片、视频、课例等),这些资源的运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网络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同仁交流,了解学情、解决教学难题,为历史课堂上的精讲点拨、科学引导做好充足准备,也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后的个别指导。
2.2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中、低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由于学习基础的不同,常常会遇到中、低层的同学参与热情不高的情况,为了照顾这批“吃不好”的同学,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方式来进行弥补,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历史课堂教学又走回老路,无法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必须要给他们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才行。
3、信息技术应用下优化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措施
3.1学生具体情况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的教学,需要对学生们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考量。首先,要对把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们具体的情况联结在一起,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差,接触时间也比较段,所以导致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该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低下,老师们需要深入的分析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将其作为历史教学课程的基础;其次,老师要依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把学生们分成三类,其分别为低、中、高这三个阶段,处于高阶段的学生们,其对历史知识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基础知识比较强,知识的储备量也比较高,对于老师所传授的历史以及历史知识可以很好的接受,并能自己独立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懂得适当的给自己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中阶段的学生们,其自身的学习态度比较好,历史的基础能力一般,但是这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低层次的学生们历史的基础比较差,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比较差。
3.2动态分层管理
传统的分层教学模式,并没有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程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老师们可以利用该类技术构建一个校园平台,并制造出一个相应的电子表格,把学生们的日常行为状况记录在其中,然后在依据其状况开展编组以及分层的工作,将其工作作为后续历史教学的基础,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动态,进行动态的跟踪。
3.3历史备课
首先,老师们要确定出历史的教学目标,将目标划分成三个层次,然后在对学生们进行学习情况的调查,可以使用问卷以及测试等调查方式,了解各个层次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精准的对各个阶段的学生们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其次,使用信息技术对其历史教学的方式进行优化,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向同学播放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最后,要对历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资源比较少,主要都是以历史教材为主,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此,历史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搜索等功能,对教学资源重新的进行整合,梳理其历史教学的思路。
3.4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分层课堂教学,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扶差”。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来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提高。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辅助,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3.5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交流,使学生得到个性化指导
教师利用校园网站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和方法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运用QQ、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建立在线讨论小组,使他们在课后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促进了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在历史课堂中也发挥了强大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性变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运用这些信息技术资源时,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合理选择、优化组合、科学应用,注重集体的研讨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杰. 试析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J]. 学周刊. 2017(26)
[2] 高楠. 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意义探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8)
[3] 刘金民,董丽媛. 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历史研究式教学的必要性[J]. 赤子(下旬).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