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情景教学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尼玛央金
【机构】 (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小)
【正文】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形成健康人格,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基本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其时期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他们健康无忧成长。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牧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情景教学法展开分析和研究,寻求出有效的措施来帮助牧区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积极向上地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情景教学;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措施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孩子刚刚离开父母怀抱,开始集体生活,所以这一时期正是为他们打下良好基础的最佳阶段。但是在由于这些学生年龄比较小,尤其是牧区的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情绪变化很不稳定,常常会产生一些如自卑、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牧区学校教师,必须对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并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减少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从而让他们开心快乐的成长。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材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创造各种场景,使学生在自然界中获得最直观的感受,或者创造各种情景,并促进他们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
2、情景教学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能有效调动起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景构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通过心理体验,促进积极心理增量,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其次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培养牧区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设置,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尽情发挥出来,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认识意识低,心理脆弱。因此,当他们感到沮丧或受到打击时,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他们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升学和选择学校带给孩子的压力
当前,我地区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实施情况也很好。 学校和授课老师仍然更加关注这一门课程。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在课前认真进行备课,通过课堂设置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获得积极的心理提升。 然而,在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开始面临升学和择校的压力,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他们面对这样大的压力,无法进行有效排解,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家长缺少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西藏,大部分家长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以及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匮乏,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通常只关心孩子的两方面:第一、是否满足了孩子的物质生活。第二、孩子的成绩是否优异。家长极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少坐下来与孩子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3、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困惑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逐年增高,导致离异子女大量增加。根据调查显示,出自于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要远远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这是因为父母离异后,孩子生活在破损家庭或者再婚家庭中,无法获得正常的父爱或者母爱。久而之久,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通常比较孤僻、自卑、忧郁,甚至有的孩子具有暴力倾向。与离异家庭孩子一样,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比较严重,通常留守儿童都是由家里老人看管照顾,父母长期在外务农或外出打工获得经济来源供家庭花销,但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关爱和管教,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叛逆、自闭等。
三、情景教学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将情景教学运用于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改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这对提高牧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加深牧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1、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运用情景教学
西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地区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仅成绩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况。此外,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首先要注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们教师要善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再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异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们要习惯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到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例如:针对学生网瘾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情景,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学生表演以下几个情景: ①父母对孩子上网的激烈反对,严厉批评的场景;②小孩上网约见网友遭遇的一系列糟糕事情。通过创设情景,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网瘾的不良危害。此外,我们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平等的态度与每一位学生认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同时,我们对于情景的创设,除了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之外,还可以采取相关的道具进行辅助。如,创设情景时可以选择适当的音乐或图片加以辅助,让情景更加直观、逼真,以便学生易理解。
2、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学时,可根据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许淑红.情景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32期).
[2]于瑶.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01).
关键词:情景教学;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措施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孩子刚刚离开父母怀抱,开始集体生活,所以这一时期正是为他们打下良好基础的最佳阶段。但是在由于这些学生年龄比较小,尤其是牧区的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情绪变化很不稳定,常常会产生一些如自卑、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牧区学校教师,必须对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并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减少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从而让他们开心快乐的成长。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材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创造各种场景,使学生在自然界中获得最直观的感受,或者创造各种情景,并促进他们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
2、情景教学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情景教学,能有效调动起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景构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通过心理体验,促进积极心理增量,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其次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培养牧区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设置,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尽情发挥出来,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认识意识低,心理脆弱。因此,当他们感到沮丧或受到打击时,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他们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升学和选择学校带给孩子的压力
当前,我地区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实施情况也很好。 学校和授课老师仍然更加关注这一门课程。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在课前认真进行备课,通过课堂设置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获得积极的心理提升。 然而,在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开始面临升学和择校的压力,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他们面对这样大的压力,无法进行有效排解,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家长缺少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西藏,大部分家长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以及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匮乏,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通常只关心孩子的两方面:第一、是否满足了孩子的物质生活。第二、孩子的成绩是否优异。家长极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少坐下来与孩子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3、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困惑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逐年增高,导致离异子女大量增加。根据调查显示,出自于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要远远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这是因为父母离异后,孩子生活在破损家庭或者再婚家庭中,无法获得正常的父爱或者母爱。久而之久,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通常比较孤僻、自卑、忧郁,甚至有的孩子具有暴力倾向。与离异家庭孩子一样,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比较严重,通常留守儿童都是由家里老人看管照顾,父母长期在外务农或外出打工获得经济来源供家庭花销,但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关爱和管教,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叛逆、自闭等。
三、情景教学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将情景教学运用于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改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这对提高牧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加深牧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1、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运用情景教学
西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地区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仅成绩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况。此外,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首先要注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们教师要善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再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异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们要习惯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到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例如:针对学生网瘾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情景,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学生表演以下几个情景: ①父母对孩子上网的激烈反对,严厉批评的场景;②小孩上网约见网友遭遇的一系列糟糕事情。通过创设情景,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网瘾的不良危害。此外,我们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平等的态度与每一位学生认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同时,我们对于情景的创设,除了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之外,还可以采取相关的道具进行辅助。如,创设情景时可以选择适当的音乐或图片加以辅助,让情景更加直观、逼真,以便学生易理解。
2、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在牧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学时,可根据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许淑红.情景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32期).
[2]于瑶.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