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
【作者】 周 炎
【机构】 (广西北流市平政镇龙池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是否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状况。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让他们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等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
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如何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呢?我认为:
1、要明确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的主旨
每次学校有什么班队会活动,总听到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是不是营养太好了,都懒得动了。眼界开了,思维死了,能力低了,对一切事物都显得很冷漠,没有活动的激情和积极性。现在的学生真的像一些老师说的那样吗?绝对不是,而且正好相反。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上述情况的存在,关键是班主任有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开辟他们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有没有选好培养好班干部。有的老师认为,班干部只要成绩比别人好就够格了,以至学生也认为,只有成绩好就能当班干部。是不是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可以一好遮百丑了呢?他们的能力素质你考虑过吗?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班干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千万不要忽视正确选拔班干部的重要性。如何选好班干部,必须持慎重的态度,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针对现阶段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教育应,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这就是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的主旨。首先应该明白,“自我管理”不是让每个学生只管理自己而不管别人,而是让学生干部担当起管理整个班级的任务,让学生去管理学生,使大家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采用“大家教,大家学,大家带,大家帮,大家活,大家乐。”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同时在“自我管理型班级”工作中,虽由班干部进行管理,但班主任的角色还是无可替代的。应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依然时刻就在班级中,树立班主任的“无形”的威望。这有助于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这一设想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任。
2、班级管理制度化,创建群体管理方式
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还可以组建“轮流执政”的值周小组,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我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班干部自我管理班级的目的。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班级的工作效率。
3、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我意识
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听取全班学生的意见,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在约束自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把班会课还给学生,班主任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班会课上,很多时候,班主任总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结果,犯过的错误照样犯,讲过的道理没有多少进入了学生的脑海。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是觉得班主任对大家讲的话不一定是讲自己吗?问问学生,也是这个心理。若每个学生都这样想,那我不是白讲了吗?不如用班会课来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总结引导。例如,针对班上有的同学在升旗或集合时不够严肃守纪;有的同学上课前几分钟很难立即安静下来,总要讲几句话;有的同学在公共场合容易因一点小事起哄;有的同学总是自作主张不按学校的要求穿校服等一类学生们看起来小菜一碟的事情,组织了一次关于人的修养问题的讨论。让每个同学说一句自己对修养的理解的话,然后就这个问题结合现实充分发表意见,班主任也作为他们的一员参与讨论并谈了自己的认识。最后,大家总结,达成共识。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班会气氛,有利于强化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其自我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已的天空。
关键词: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
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如何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呢?我认为:
1、要明确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的主旨
每次学校有什么班队会活动,总听到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是不是营养太好了,都懒得动了。眼界开了,思维死了,能力低了,对一切事物都显得很冷漠,没有活动的激情和积极性。现在的学生真的像一些老师说的那样吗?绝对不是,而且正好相反。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上述情况的存在,关键是班主任有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开辟他们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有没有选好培养好班干部。有的老师认为,班干部只要成绩比别人好就够格了,以至学生也认为,只有成绩好就能当班干部。是不是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可以一好遮百丑了呢?他们的能力素质你考虑过吗?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班干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千万不要忽视正确选拔班干部的重要性。如何选好班干部,必须持慎重的态度,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针对现阶段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教育应,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这就是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的主旨。首先应该明白,“自我管理”不是让每个学生只管理自己而不管别人,而是让学生干部担当起管理整个班级的任务,让学生去管理学生,使大家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采用“大家教,大家学,大家带,大家帮,大家活,大家乐。”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同时在“自我管理型班级”工作中,虽由班干部进行管理,但班主任的角色还是无可替代的。应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依然时刻就在班级中,树立班主任的“无形”的威望。这有助于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这一设想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任。
2、班级管理制度化,创建群体管理方式
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还可以组建“轮流执政”的值周小组,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我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的班级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班干部自我管理班级的目的。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班级的工作效率。
3、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我意识
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听取全班学生的意见,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在约束自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把班会课还给学生,班主任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班会课上,很多时候,班主任总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结果,犯过的错误照样犯,讲过的道理没有多少进入了学生的脑海。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是觉得班主任对大家讲的话不一定是讲自己吗?问问学生,也是这个心理。若每个学生都这样想,那我不是白讲了吗?不如用班会课来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总结引导。例如,针对班上有的同学在升旗或集合时不够严肃守纪;有的同学上课前几分钟很难立即安静下来,总要讲几句话;有的同学在公共场合容易因一点小事起哄;有的同学总是自作主张不按学校的要求穿校服等一类学生们看起来小菜一碟的事情,组织了一次关于人的修养问题的讨论。让每个同学说一句自己对修养的理解的话,然后就这个问题结合现实充分发表意见,班主任也作为他们的一员参与讨论并谈了自己的认识。最后,大家总结,达成共识。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班会气氛,有利于强化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其自我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