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有效性教学

【作者】 施承宝

【机构】 (滁州市琅琊区工农小学)


【正文】  摘 要:体育教学要着眼学生发展,课堂教学才能有效。《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教师如何教才能更好的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有效性教学;体验;教学相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可是,当前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存在着:1.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仍然存在, 体育与健康课被忽视,甚至被挤掉的不正常现象,教师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要把德育、智育工作做好,就尽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学生平时参加的体力劳动相对较多,身体素质相对较好,体育可有可无,体育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略或淡化 , 2.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建设滞后,体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3.有的时候,体育课就是“老师发给学生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散漫现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性教学非常有必要。以下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以就教与同仁:
  一、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是否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多元地发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关注教学相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点
  1.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与人、与物、与事的相互接触,其思想、观念、情感、意志、道德,很容易表露,这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容易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有效的创设情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学生积极参与,俨然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应当改革统一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比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小组交流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受益。在教学中,应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活动。这种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进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由练习。学生练习积极,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体现了学生的运动智力。整个课堂已经是孩子们的“欢乐堂”。
  3.让体育与健康课堂成为学生的“体验馆”。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在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
  三、优化课堂,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1.克服无意注意 
  体育与健康课不同于别的学科,体育课大多在操场上进行,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制力大都较差,只要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就会很快转移注意力,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上得协调而有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哪怕是一个动作、表情或眼神,还是一句话,都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的心理和态度。当学生害怕尝试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能重新鼓起勇气,增强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好。和谐的氛围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3.准确标准的示范。
  体育教学,教师的标准示范很重要。这是学生直观模仿,完整地形成动作感知的前提。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尝试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做示范动作时,要一气呵成,然后再逐一分解讲解。而且教师也应及时调整位置示范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观察范围进行示范,已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观察面进行观察。另外,适当的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示范,则效果会更好。采用放慢动作速度,中途停止镜头等办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加以讲解,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使体育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1).游戏教学法  
  小学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引入竞争意识,形成趣味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2).竞争教学法
  体育教学活动中,从不缺乏的东西就是竞争。每一节体育课,从开始准备到结束课程,都充满了竞争的影子。所以,运用好竞争意识,可以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力四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3).创新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培养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之一来抓。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思善问,能“动”会“做”,并能创造性地“玩”,力求不拘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如在课中让学生自编操,创编有新意的游戏和花样运球等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娱自乐”的体育学习空间。
  (4).鼓励教学法
  体育教学中,要时常以表扬、鼓励的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是动作要领掌握的标准的学生要及时给与鼓励。有时也可让这类学生给同学们做示范,以此来激励学生,鞭策自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要使教学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扩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构建。体育与健康课虽然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但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方面更加重要。因此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创设充满生机、充满创造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朝着实效、高效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周凤施.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7,(06)。
  [2] 教育部织织编写《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叶婉秋.浅析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2008年第21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