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初中英语“分段式”听力教学的若干思考
【作者】 杨立红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新课改虽然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春天,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其需要研究更多新型的教育方法完成教育任务,教育工作者需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用“分段式”听力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听力;教学分段式
听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变成只会答题而无法进行完整英语交流的考试机器。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长期以来对初中英语分段式听力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几点建议,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的借鉴。
1、初中英语分段式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的内容中,其明确规定英语所开展的听力教学活动要让学生们懂得利用英语的重音以及语调等,更好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者的意图,然后依据其其谈话的内容,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信息,得出其相应的观念。老师们要适当的利用其教学内容构建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扫清英语生词上的障碍,让学生们可以在其语言表述者正常语速的状态下,收集整理相应的数值信息,理解其所讲述故事内容中的因果关系等,然后在实际的听讲过程中给予最为适当的回应,简单的对其语段内容进行整理。在其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们只能及时的转变其原本的教学模式,提升其英语教学的难度,拓展其课外听音的量,不能一味的将其听力技能放置到听力材料的浅显位置上,这给英语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2教学缺口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所开展听力训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老师们不能科学指导学生们进行听力的训练,导致其听力课程转变成为了英语的测试课,机械性的操练英语听力活动,在该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们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程度会受到影响,降低了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英语听力教学所使用的英语听力教材都是由某学校自行编制的训练题,并没有进行统一听力教材的制定,老师在使用其教材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找出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听力素材,这种教学工作的开展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初中班级学生们的人数量比较大,所以在开展听力训练时,其训练的力度会比较差。且学校所编制的英语听力课时比较少,甚至还有一些初中学校并不会特意的安排听力课程,英语老师只能被迫的使用零散的英语教学时间,帮助学生们完成各类听力训练作业。导致初中生们的听力训练不够完整,始终让学生们处于一个零散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知识,整体训练的计划性以及科学性极差。
2、利用“分段式”听力教学的策略
2.1概念引入
无论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英语考试中听力题所占的比重来看,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上好听力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广大一线教师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分段式听力教学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听前的准备阶段、听时的训练阶段和听后的升华阶段。通过分段式听力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元认知能力,把听力教学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并延伸到课外。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作为英语全英文的初级教程,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的选择与安排关系到学生英语基础的扎实与否,关系到日后的学习进程。英语听力的分段式教学能够依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学生情况因人而异,个性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把审题方式研磨化,把做题步骤细致化,一一分解,一一分析,这才是初中英语听力教程“分段式”教学的宗旨和目标。
2.2准备阶段
在进行听力授课的前期,教师可以根据图片、幻灯片及其他的一些有关活动,呈现听力材料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短语、词汇,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引出会听到的内容。这样做很明显的一个目的是有效地降低听力的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听力,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好准备。对于刚刚步入初初中习的学生来说,进行听力的准备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两个方面,教师要明白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理清其中的关系。除此之外,要让知识有浅入深出的过程,为学生探寻新的空间留有余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前置性作业要本着简单、理解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迎来更多的挑战,这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听力练习的准备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模式下,让学生更珍惜有限的课堂时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方式。所以,学生要彻底地学好英语,就需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习惯。通过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讲法的理解。我们处于一个缺乏说英语的环境,当下的学生学英语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长期处于一个不练习英语的环境中,对英语的运用十分有限,对其文化背景的掌握十分有限。在听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会对听力理解造成影响,甚至会有明显的障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以此加深学生对英语听力的理解。
结语:听力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让学生在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习、把握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强化听力的同时,要注重多方面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让教育的效果凸显出来,学生的水平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刘庆伟.学周刊.2014(12)
[2]浅谈多种课程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王艳.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3]新课程背景下软实力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张文.成功(教育).2012(07)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听力;教学分段式
听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变成只会答题而无法进行完整英语交流的考试机器。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长期以来对初中英语分段式听力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几点建议,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的借鉴。
1、初中英语分段式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的内容中,其明确规定英语所开展的听力教学活动要让学生们懂得利用英语的重音以及语调等,更好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者的意图,然后依据其其谈话的内容,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信息,得出其相应的观念。老师们要适当的利用其教学内容构建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扫清英语生词上的障碍,让学生们可以在其语言表述者正常语速的状态下,收集整理相应的数值信息,理解其所讲述故事内容中的因果关系等,然后在实际的听讲过程中给予最为适当的回应,简单的对其语段内容进行整理。在其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们只能及时的转变其原本的教学模式,提升其英语教学的难度,拓展其课外听音的量,不能一味的将其听力技能放置到听力材料的浅显位置上,这给英语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2教学缺口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所开展听力训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老师们不能科学指导学生们进行听力的训练,导致其听力课程转变成为了英语的测试课,机械性的操练英语听力活动,在该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们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程度会受到影响,降低了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英语听力教学所使用的英语听力教材都是由某学校自行编制的训练题,并没有进行统一听力教材的制定,老师在使用其教材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找出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听力素材,这种教学工作的开展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初中班级学生们的人数量比较大,所以在开展听力训练时,其训练的力度会比较差。且学校所编制的英语听力课时比较少,甚至还有一些初中学校并不会特意的安排听力课程,英语老师只能被迫的使用零散的英语教学时间,帮助学生们完成各类听力训练作业。导致初中生们的听力训练不够完整,始终让学生们处于一个零散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知识,整体训练的计划性以及科学性极差。
2、利用“分段式”听力教学的策略
2.1概念引入
无论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英语考试中听力题所占的比重来看,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上好听力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广大一线教师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分段式听力教学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听前的准备阶段、听时的训练阶段和听后的升华阶段。通过分段式听力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元认知能力,把听力教学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并延伸到课外。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作为英语全英文的初级教程,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的选择与安排关系到学生英语基础的扎实与否,关系到日后的学习进程。英语听力的分段式教学能够依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学生情况因人而异,个性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把审题方式研磨化,把做题步骤细致化,一一分解,一一分析,这才是初中英语听力教程“分段式”教学的宗旨和目标。
2.2准备阶段
在进行听力授课的前期,教师可以根据图片、幻灯片及其他的一些有关活动,呈现听力材料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短语、词汇,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引出会听到的内容。这样做很明显的一个目的是有效地降低听力的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听力,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好准备。对于刚刚步入初初中习的学生来说,进行听力的准备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两个方面,教师要明白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理清其中的关系。除此之外,要让知识有浅入深出的过程,为学生探寻新的空间留有余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前置性作业要本着简单、理解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迎来更多的挑战,这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听力练习的准备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模式下,让学生更珍惜有限的课堂时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方式。所以,学生要彻底地学好英语,就需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习惯。通过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讲法的理解。我们处于一个缺乏说英语的环境,当下的学生学英语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长期处于一个不练习英语的环境中,对英语的运用十分有限,对其文化背景的掌握十分有限。在听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会对听力理解造成影响,甚至会有明显的障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以此加深学生对英语听力的理解。
结语:听力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让学生在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习、把握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强化听力的同时,要注重多方面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让教育的效果凸显出来,学生的水平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刘庆伟.学周刊.2014(12)
[2]浅谈多种课程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王艳.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3]新课程背景下软实力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张文.成功(教育).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