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新课标下接轨教学——浅谈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

【作者】 李 真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正文】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生物的学习时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信心不足。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呢?我认为必须首先做好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必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知识的转移,就要正确处理好高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
  高中生物教学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了解高中生物知识内容难度的差异
  高中生物知识逐渐趋向系统化、理论化,对与知识点不仅要求识记,还要理解,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运用中有所创新。高中生学习生物时,主要是“死记硬背”、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不适合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想象、概括、归纳总结等抽象思维能力,而且比初中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1、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但如果通过多媒体动画播放,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做出一个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一看就明白,既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协调课堂气氛
  用“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的会打洞”来说明生物界遗传的普遍现象。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讲述: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3、书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等方面密切联系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让理论再回到实际,教学中如果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识去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学生就会感到科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春天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为什么变成黄色的了?枫叶为什么是红色的?实用境界的引入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实用性,学生积极联想思考,教学效果倍增。
  4、多关心、鼓励学生
  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的损伤的。学生失去了自尊、自信,自然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课余时间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多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如果学生对老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深广度的差异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的差异,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当前学生学习方法上的长处与不足,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就促使学生听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以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这实际上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会科学的记忆和正确的理解方法
  教会学生改变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法,学会科学的记忆法,记的时候不要盲目记忆,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要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并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利用谐音记忆法(例如:八种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谐音:甲携来一本两色书)、顺口溜记忆法(例如:遗传方式的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皆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皆病为伴性)、联想记忆法(例如: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对比记忆法(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比)等。
  3、及时巩固练习
  教师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4、学会知识归纳
  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高一是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高一的生物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高中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高中生物学习的特点,这样才能顺利做好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