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

【作者】 泽波甲

【机构】 (四川省阿坝县柯河乡中心校)


【正文】摘 要:现如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步伐也在逐年加快,但是始终不变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从教育主体出发,严格遵从教育主体的意愿以及诉求,为夺取全面实现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育主体价值的目标不懈奋斗,为教育主体能够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断努力。本文简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以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学校;学习环境;以人为本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的建设可谓十分关键和必要,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奋发图强,不断成长,所以在学校环境的建设初期就应该抓住其建设特点,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尊重的人文环境。
  1.1校园环境为教育契机
  学校环境对于学生以及老师的影响十分巨大,虽然学校只是简单的建筑结构,但是由于该场所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以及后期的装饰装修上一定要保留学校环境应该有的特点和属性,使得师生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沐浴在知识的光芒中。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知识的海洋,是思想碰撞交织的地方,所以,校园环境是师生学习成长的教育契机。
  1.2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在逐步深化改革,教授方式也多种多样,五彩缤纷,使得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曾经每个孩童都幻想着在欢乐的活动小学习充实自己,可见学习活动在学习生涯中是学生的一种期望和需要,所以,现如今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开展了很多有趣的活动,使得学生在欢乐的互动活动中汲取了知识的养分和适应能力。
  1.3推动暖心管理
  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渴望拥有更丰富的情感需要,希望得到社会、组织、家长、学生以及家庭的理解、关怀、支持。所以实行“暖心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学校领导重视情感投入,尊重人、关心人、对人倾注真挚的炽热的感情,从而为全校教职员工努力营造安居乐业、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模式关乎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所以学校应该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恪守社会以及师生给予的责任。
  2.1治学蓝图
  这实际上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愿景和共同奋斗的目标。只有当师生都认可和体会学校蓝图,才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全力以赴投身于未来的事业中。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具有时代气息,充满生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校。朝着这个目标,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了解时事政治,掌握课改动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能力得以凸显,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校园内百花齐放,生机盎然。
  2.2治学理念
  这不仅是校长的理念,也是师生共同的行为指导,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以“精致的课堂教学,精细的教育管理”为手段,以“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学校文化管理”治学模式。
  2.3价值观
  这应该是校长对治学理念取向所做出的选择,并为全体师生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我们的校训是:“文明、诚实、勤奋、向上”,其含义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品德高尚,健康活泼,具有刻苦奋斗,积极向上,勇于接受挑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4规章制度
  任何再完整的制度如果没有大家的自觉认同,是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能自觉和自愿的遵守和执行的前提是大家的认同,这就要求学校任何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把握各种因素,使师生达成认同。这几年,我们按照“工作有规范,管理有章法,考核有条例,奖励有力度”的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加强改革力度,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5学校文化传统
  学校在建设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应提炼和汲取学校优良传统,才能构建适合时代特质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精神传达着学校的发展理念,表达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学校精神的提出为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方向一致的行为提供了坐标系,为学校团队建设和形成提供精神支持,这也是创设自有特色的人本管理的重要模式。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育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追求完善结合,让每一位师生在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学校以“科组课题研究、推进评价改革、建立中心小组、丰富先进评选”为载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这些举措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更好的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都自觉的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打造出一流的校园文化。学校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创造更多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满足不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自省、交流、实践的德育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在文化管理下的校园将是教师们创造的乐园;将是孩子们自由快乐的家园;更是学校管理者施展自己智慧的舞台。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小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参与。以学校教师和职工为对象,开展人文教育管理,其对象在管理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学校任务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和职工。学校管理者应鼓励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参与到学校人文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达到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充分发挥其对小学生教育的意义,学校经营者应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以加快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学校管理的内容与策略探讨[J]. 蔡俊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5)
  [2]城郊小学学校管理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J]. 黄建刚.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3]陈大超,杨平.完善我国中小学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J].教育科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