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颁奖词三则》教学设计

【作者】 郭继明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连生乡中心校)


【正文】教学目标:1.了解颁奖词在内容表述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明确颁奖词的格式。
  2.了解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从而领会颁奖词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3.关注颁奖词,并在学写颁奖词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了解颁奖词在内容表述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明确颁奖词的格式。
  教学难点:了解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从而领会颁奖词,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先放《感动中国》节目的一段小视频,《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起,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动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今天我们学习的《颁奖词三则》就是我们在历年《感动中国》栏目中节选的三则颁奖词。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赏析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力量
  1.赏析第一则颁奖词
  (1)速读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吗?
  (2)指名朗读张丽莉的颁奖词,说一说张丽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体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这句话的含义。
  (4)全体女生齐读这一则颁奖词。
  (5)什么是颁奖词,颁奖词有哪些特点?
  (6)颁奖词在结构上可以分几部分?是哪几部分?
  2. 赏析第二、三则颁奖词。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颁奖词的特点、结构以及两个人物的英雄事迹和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自学剩下的两则颁奖词。
  (2)学生默读课文简介陈建和王顺友的英雄事迹。
  (3) 指名展示陈建和王顺友的颁奖词,你眼中的陈健和王顺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4) 体会“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这句话的含义。
  (5)全体男生齐读陈建这一则颁奖词。
  (6)体会“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句话的含义。
  (7)全体学生共同朗读王顺友这则颁奖词。
  四、回顾三则颁奖词的写作方法
  1. 学生略读这三则颁奖词。
  2. 这三则颁奖词有什么写作特点?
  五、比较阅读,学写颁奖词
  1. 出示钱学森的颁奖词材料阅读,通读全文说出颁奖词的结构以及特点。
  2.浏览钱学森的颁奖词材料,让学生说一说颁奖词材料的写作特点。
  3.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人值得我们为他写颁奖词,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我们身边的老师同学,请你回忆一下,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哪些人让你为之感动?结合历年颁奖词的内容仿写颁奖词。
  六、谈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推荐课外阅读《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七、板书设计
颁奖词三则
颁奖词  特点  情感性  深刻性  简洁性  系列性
      结构   标题  人物事迹  颁奖词
 颁奖词三则   张丽莉   舍己为人
         陈 建   坚守承诺
         王顺友   敬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