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加羊卓玛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宗日寄宿制小学)


【正文】  摘 要:写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承担着展现小学语文综合能力的重任,因而小学的写作教学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作文难教却是语文教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本文阐述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积累语言,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练笔
  小学语文的老师都知道,“作文难”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的一大难题,每当语文教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过了半节课还在“望题兴叹”。因此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一直来多留意作文的教学方法,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积累语言
  1.增加阅读量。
  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说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让学生多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也是提高整体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增加字词句储备量,多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培养自学能力;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积累好词佳句等。
  2.指导做好读书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是积累语言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优秀习作等,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的读书笔记,并多诵读、熟背,而且进行定期检查。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三、引领学生拓展生活空间,注意吸取写作养料
  作文教学应走出课堂,走出校外。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深入观察生活,拓宽知识积累,是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文学”即“人学”。学习、借鉴、继承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优良的写作传统,来充实和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使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不仅看到古今中外的人文景观,通过这些文学窗口间接地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概貌,同时也能受到思想、道德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不仅阅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作品,还应适当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文学相关的艺术类,如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曲、影视作品等更应倾其注意力,借鉴吸取营养精华。这样便更容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四、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小学生反复学习教材中优秀文章,使之从中吸取有利于作文的营养。
  因为课文是经过智深编者精选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作品,能够使小学生受到经典或优秀文化熏陶,能够对他们思想和写作素质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能够使他们在反复领悟课文中“温故而知新”,进而促其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写作技能,为其写作创造条件。
  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高小学生组词、造句和写话能力,注重读、写结合,灵活指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助其开阔视野,积累丰富语文知识,使其作文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由此观之,小学作文教学和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注意在平时语文学习中知识积累,才能为其作文打开方便之门。当然,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小学注意语文知识积累外,还应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多写读后感和日记,使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同时注意培养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五、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以往我们批改作文,总是给学生指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结构不合理”、“书写不规范”……好像这样做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但是,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确、内容具体、选材恰当呢?学生看了批语,也还是不明白,相反写作积极性也会受打击。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某一习作中选材不合理的不足,指出学生文章构思精巧和语言富于表现等优点。那么,对习作中存在的缺点、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修改建议。当然,这一内容一般不应在评语中体现,而应在作文讲评中反馈给学生。因此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刹那间”用的很妙啊!今后能多看书,认真摘录好词佳句,老师相信你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只要我们教会学生一些好的方法,我相信坚持这四注重,学生定会走出“作文难”的泥泞之地,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定会笔下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