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新时期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

【作者】 朱宇敏

【机构】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寄宿制中心完小)


【正文】  摘 要:小学时期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基础性阶段,在藏区汉语文与其它科目的基础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提升藏区小学生的汉语文水平非常重要。想要提升学生的汉语文成绩,就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汉语文成绩的进步,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汉语文成绩提升有潜移默化的帮助。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求小学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汉语文的课前预习,促进学生汉语文学习的进步,实现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藏区小学;汉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藏区小学生在进行汉语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汉语文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当教师对汉语文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果学生自行预习的结果与教师所讲解的结果大致相同或一样,就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汉语文知识的探索,如果自身理解与教师讲解的结果不吻合,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课前预习中,纠正以往错误。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预习过程中会遇到需要探究的问题,汉语文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针对性的进行所遇问题的探究讨论,这样能够提升小学生汉语文课堂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学习兴趣。下文主要对具体的汉语文课前预习方法进行分析以及研讨,
  1.调动藏区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兴趣与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把课前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就要调动起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来看待,只有这样,让预习成为一种兴趣,成为带动自己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才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小学级的汉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引发他们对汉语文本身的喜爱,进而把他们带入一种热爱学习的状态。
  2.讲读课文的预习
  小学汉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讲读课文是汉语文科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在进行课文的预习时,首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资料的查找,可以在网上或者是书店等地方进行翻阅、查找,在翻阅、查重中可书写记录及资料的简单整理,提升学生对于汉语文知识的了解。学生所准备的资料在课上与教师进行沟通能够丰富课堂的形式,为汉语文课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分步朗读,这种教学方法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热情,记叙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能感知文章内容或者是语句的情感。但是在进行议论文或者说明文的朗读时,便有所不同。在进行议论文以及说明文的朗读时,应该先对其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理解文章的特点及含义。同时要注意在进行文章朗读的过程中,首先,理解文章的大意,对各种生字、生词进行学习理解,第二次朗读,带感情的进行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三次朗读,主要就是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朗读,并根据课文内容积极的解决课后问题,最后,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重点的内容标记,并提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有效的解答课后提出的问题,将自己喜欢或者是不理解的句子及词语进行标注,这样能综合提升学生听课的效率,并主动参与到课文问题的探讨解答中。
  3.自读课文的预习
  自读课文相对于讲读课文来说是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课文,所以学生在进行自读课文的学习时相对较轻松,以下具体分析。
  3.1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解决字词
  在进行自读课文的学习时,首先应该了解课后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并对全文进行简单理解,在自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标明段落,找到答案所在的段落,主要将新字、新词对应的勾画及标注,在阅读中伴随着问题,自行寻找资料进行字词的理解及问题的解答。
  3.2深入分析、解决问题、进行批注
  字词处理之后.对重点段落应进行细致研读,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3完成相关的作业。
  在小学级汉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自读课文的篇幅较长,所以在朗读时,经常会用掉课上的大部分时间,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汉语文知识的学习,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课下预习。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使学生紧紧抓住主要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交流与合作,以及自读自学的任务。
  总之,藏区小学汉语文的课前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正确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级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做好汉语文课前预习的功课,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针对课后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培养自主解决的能力,促使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小学级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借助群文阅读 凸显寓言特征——管窥小学高段寓言教学目标定位与实践策略[J]. 吴让洁.  教育科学论坛. 2016(01)
  [2]小学汉语文段阅读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J]. 葛道珍.  汉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01
  [3]小学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形式探究[J]. 郭素贤.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02) 
  [4]小学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陈香花.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