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
【作者】 甘新华
【机构】 (广西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
【正文】摘 要: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科学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伴随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评价的目的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是为了选拔优生,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成了知识容器、考试机器、书呆子。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会独立思考,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严重影响了新世纪竞争创造人才的培养。“数学学习评价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激励的方式开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的不足之处
当前对小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内容仍然以封闭性问题为主。评价的目标比较强调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基础。由于封闭性评价的内容记忆性的问题多,思考性问题相对较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高层次、开放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比较少。因此,学生只要记忆加苦练,再加细心,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这样取得的好成绩,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有下列不足:
第一,评价反映出一种支离破碎的数学观点,而不是把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基础是把数学看做一套孤立的技能和概述;
第二,评价面向事实性的知识和程序的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技能。测量数学成绩的方法并没有测量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第三,评价侧重点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关注的是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应该引进一些开放性问题。
二、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新课标指出:“不要单纯考查学生对某些定义、公式、法则和解题步骤的记忆,纯粹的数学运算要置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评价时要评价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对于学生认识图形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结合直观素材和动手操作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该避免考查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记忆,而要结合直观素材和生活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应更多地关注儿童学习图形的活动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和探索,在同学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
3.评价时要注重综合联系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测试学生具备了什么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活动对于评估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有效的,在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同伴合作的态度等。对这种能力的评价不仅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也是一种过程的评价。应该给学生营造比较宽松的、开放式的评价环境,尤其是应重视对学生课题研究性学习评价。
4.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注重质性评价。单一的量化考试,大多数学生不能从考试数据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害怕考试甚至逃避考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笔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范式,采用质性评价来对学生成绩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学校教师,而且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课堂提问、活动报告、分析小论文等方式,也可以使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己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
5.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1)数学夺星擂台是采用表格形式,分成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作业星、合作星和思维独创星六项,对每个的学生这六个方面进行实时评价。采取随机评价和定时评价相结合。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作业星和合作星五项为每两周一次进行定时评价,根据学生两周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表现很好的得三颗星,较好的得两颗,还需加油的得一颗;思维独创星为随机评价,根据学生每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评价,只要哪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就马上给予一颗星。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和合作星这四项主要采取学生互评形式,由四人小组的小组长主持组员对每一位组员进行评价,组长会征求每位组员的意见,并给予合理的评价;作业星和思维独创星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到不偏不倚,实事评价。(2)数学学习评价手册的操作数学学习评价手册采取的是定时评价方式,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同学眼中的我”,由四人小组在组内由组长主持进行评价,分为六个方面,听讲、发言、作业、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操作。每个方面同样也是分为好、较好、加油三个层次。“评评我自己”,是由学生本人针对自己这一个月以来的六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老师眼中的我”,这一部分由老师对每个学生从7个要点进行评价。“家长眼中的我”,是由家长针对孩子在家的数学学习情况从5个方面给孩子一个综合评价。评价手册不仅记录了学生四个方面的评价情况,也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评价手册写些简短的评语,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孩子一个月的表现并提出一些建议,家长也能通过手册反应对孩子的希望和对老师的尊敬。(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最满意的单元测试卷、印象深刻的问题解决过程、实践活动报告、获奖情况记录表、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课堂观察检核表、数学日记,以及最喜爱的数学小制作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时,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评价。材料要定期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
6.评价要体现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学习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2)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的保证. 学生挑战老师,师生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充满活力。(3)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4)家长评价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 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有时学生的作业也可请家长写上评语。(5)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1)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生的数学成绩、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发面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放在一定的数学情景中进行,真正的数学才能也只有在数学现实情景中方能显露出来。通过数学活动,可以是评价获得更为翔实的信息。(2)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强调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侧重于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的分等排序。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我们的学生千姿百态、充满个性,几乎每个人都能在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多元智力存在,强调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强度不同的智能,多用一把尺子吧人性化、多元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每一颗“鹅软石”臻于完美,也使教师、家长、社会的眼中重多一些好学生。
总之,学生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评价,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要倡导多元化。评价机制需要彻底的改善,新课标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才能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教师,中国的教育事业迫切的需要新的课标、新的理念、新的评价。
关键词:数学;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伴随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评价的目的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是为了选拔优生,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成了知识容器、考试机器、书呆子。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会独立思考,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严重影响了新世纪竞争创造人才的培养。“数学学习评价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激励的方式开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的不足之处
当前对小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内容仍然以封闭性问题为主。评价的目标比较强调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基础。由于封闭性评价的内容记忆性的问题多,思考性问题相对较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高层次、开放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比较少。因此,学生只要记忆加苦练,再加细心,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这样取得的好成绩,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有下列不足:
第一,评价反映出一种支离破碎的数学观点,而不是把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基础是把数学看做一套孤立的技能和概述;
第二,评价面向事实性的知识和程序的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技能。测量数学成绩的方法并没有测量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第三,评价侧重点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关注的是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应该引进一些开放性问题。
二、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新课标指出:“不要单纯考查学生对某些定义、公式、法则和解题步骤的记忆,纯粹的数学运算要置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评价时要评价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对于学生认识图形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结合直观素材和动手操作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该避免考查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记忆,而要结合直观素材和生活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应更多地关注儿童学习图形的活动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和探索,在同学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
3.评价时要注重综合联系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测试学生具备了什么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活动对于评估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有效的,在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同伴合作的态度等。对这种能力的评价不仅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也是一种过程的评价。应该给学生营造比较宽松的、开放式的评价环境,尤其是应重视对学生课题研究性学习评价。
4.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注重质性评价。单一的量化考试,大多数学生不能从考试数据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害怕考试甚至逃避考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笔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范式,采用质性评价来对学生成绩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学校教师,而且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课堂提问、活动报告、分析小论文等方式,也可以使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己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
5.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1)数学夺星擂台是采用表格形式,分成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作业星、合作星和思维独创星六项,对每个的学生这六个方面进行实时评价。采取随机评价和定时评价相结合。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作业星和合作星五项为每两周一次进行定时评价,根据学生两周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表现很好的得三颗星,较好的得两颗,还需加油的得一颗;思维独创星为随机评价,根据学生每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评价,只要哪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就马上给予一颗星。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口算星、操作星、课堂表现星和合作星这四项主要采取学生互评形式,由四人小组的小组长主持组员对每一位组员进行评价,组长会征求每位组员的意见,并给予合理的评价;作业星和思维独创星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到不偏不倚,实事评价。(2)数学学习评价手册的操作数学学习评价手册采取的是定时评价方式,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同学眼中的我”,由四人小组在组内由组长主持进行评价,分为六个方面,听讲、发言、作业、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操作。每个方面同样也是分为好、较好、加油三个层次。“评评我自己”,是由学生本人针对自己这一个月以来的六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老师眼中的我”,这一部分由老师对每个学生从7个要点进行评价。“家长眼中的我”,是由家长针对孩子在家的数学学习情况从5个方面给孩子一个综合评价。评价手册不仅记录了学生四个方面的评价情况,也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评价手册写些简短的评语,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孩子一个月的表现并提出一些建议,家长也能通过手册反应对孩子的希望和对老师的尊敬。(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最满意的单元测试卷、印象深刻的问题解决过程、实践活动报告、获奖情况记录表、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课堂观察检核表、数学日记,以及最喜爱的数学小制作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时,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评价。材料要定期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
6.评价要体现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学习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2)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的保证. 学生挑战老师,师生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充满活力。(3)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4)家长评价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 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有时学生的作业也可请家长写上评语。(5)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1)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生的数学成绩、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发面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放在一定的数学情景中进行,真正的数学才能也只有在数学现实情景中方能显露出来。通过数学活动,可以是评价获得更为翔实的信息。(2)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强调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侧重于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的分等排序。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我们的学生千姿百态、充满个性,几乎每个人都能在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多元智力存在,强调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强度不同的智能,多用一把尺子吧人性化、多元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每一颗“鹅软石”臻于完美,也使教师、家长、社会的眼中重多一些好学生。
总之,学生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评价,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要倡导多元化。评价机制需要彻底的改善,新课标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才能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教师,中国的教育事业迫切的需要新的课标、新的理念、新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