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作者】 黄寿春

【机构】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代下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完善校园教育制度、体现校园教育时代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措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已然成为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责任和目标,也是全社会关于教育发展探讨的重要话题。据此,本文研究如何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校园文化
   笔者分析,校园文化创建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三者互相独立但又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本文将分析以人本理念为指导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以德育为指导打造校园精神文化的具体策略,具体如下。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
  (一)丰富的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含校园的基础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备、生活和学习资料以及文化宣传品等等。物质文化是校园进行一切事物的前提条件,对于校园文化的长期发展有着显著的感染、激发以及引导作用,可以说,只有在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上,才有可能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规范合理的制度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就是指校园的教育制度方针以及规章制度,并结合社会、民众对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起一种科学、高效的制度管理机制,总的来说,良好的制度文化应包括规范教育工作常规、加强教育程序管理以及制度层的策划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保障。
  (三)强大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属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旗帜,对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是我国教育文化制度建设与完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的过程也是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校园风气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化,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安定、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关键。
  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优化和谐校园文化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物质文化水平:包括课桌椅、讲台、粉笔、黑板、多媒体教具、实物教具、图书角、学习宣传栏等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内容,随着现代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不断更新这些教育基础设施,是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第二,以人为本,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不断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形象建设、校园精神培养、集体凝聚力培养、教育目标设定、校园制度建设等多项内容,旨在体现一个校园的内在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
  第三,以德为先,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文化内容:以各种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载体来做好德育工作:
  1、三月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月。开展向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学习,向劳模和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向雷锋为民办实事好事学习等,形式主要以演讲及讲故事和主题班会进行,要让学生树立为民意识、感恩意识、爱国意识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意识。
  2、四月为读书活动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学校要打造书香型校园从而构建学习型校园。让学生做到“时时勤学习,人人乐读书”,开放学校图书室,编写校本教材学生读本,学生要人人参与“读一读、看一看、摘一摘、讲一讲、写一写”五个一活动,兴起读爱国书籍,讲英雄故事,收集新闻信息,科幻作文的高潮,学校还可以举办“新闻发布会”、“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创故事表演赛等活动,使学生把汲取到的丰富的知识进行消化,让学生生活的世界和学习的世界充满童真和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3、五月为安全教育活动月。安全无小事,时刻警钟长鸣。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玩耍、锻炼和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空洞的说教,某种意义上说是形式主义,安全工作除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学校可开设校园情景剧,模拟安全事故,让学生亲身体验不注意安全所带来的危害和心灵的悲痛,从而深化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可预防性。 
  4、六月份举行庆祝六一系列庆祝活动。经过少先队精心策划和全体教师的用心准备,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过了一个有意义、愉快的国际儿童节。比如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学生书法、绘画比赛、游园活动、文艺展演等。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
  5、九月文明礼仪活动月。中国是礼仪之国,是文明之国,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学校要大力宏扬“五讲”、“四美”、“三热爱”,要大力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能力。 
  6、十月为运动月。每年的金秋十月,我们都迎来祖国妈妈的生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给祖国妈妈的贺礼,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工作、创新的前提,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运动会,让学生要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坚强的意志。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每位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内容也就丰富了。
  (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1、开展“班级环境”建设活动,丰富校园物质文化
  每位都是“班级环境”的主力军,在制定文化活动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各年级各班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师生、生生间共同设计、布置“有文化品味的大家庭”,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块墙面都会说话,都能育人。教室里不仅有彰显班级特色的荣誉角、春意盎然的绿化带,还有张扬个性的表扬栏、你追我赶的争章牌、设计合理的黑板报、修身养性的图书角、创意不断的精品苑……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处处洋溢着欢乐、温馨的气息,学生置身其中,时时感受着四周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2、开展“我为校园献计策”征文活动,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并不是只由校领导制定和完善,新时代下,学生也可以成为校园制度文化的创造者,日常教育过程中,校领导和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我为校园献计策”征文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3、开展“引进来、走出去”文化宣传活动,弘扬校园精神文化
  “引进来”和“走出去”两项活动的主体也可以是学生,“引进来”是指学生可以将别的校园内比较好的文化元素移植到自己的校园中,“走出去”是指学生可以将校园内较好的文化元素推广到别的校园中去。当然,“引进来”和“走出去”两项活动必须要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以便做好文化甄别工作。
  4、做好文化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强化文化渗透
  总结评价文化活动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即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还要做到以德为先,即重点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准。首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的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文化鉴赏能力等;其次,辅以终结性评价,最常见的方式是打分评价,即结合各项评价指标,给每位学生打分,分值尽量控制在90-100分之间;最后,注重评价的目的性,即进行文化活动评价工作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文化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鼓励学生的文化活动信心。
  结束语: 
  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以及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思路和方法,即以学生为本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断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要以德为先,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两者密切配合,势必会为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黎桂花.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J]. 教育科研论坛, 2017(5):64-64.
  [2]刘颖.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校园学报,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