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分析学前幼儿教育的快乐教学

【作者】 洛桑次成

【机构】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神华幼儿园)


【正文】摘 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心愿,这也是目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往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丰富的教学活动,优美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对目前学前幼儿教育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快乐教学的方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快乐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并且受到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要从小就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现阶段,幼儿园之间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城市中每个区域不仅有公立的幼儿园,而且私立的幼儿园也在不断呈现。很多私立幼儿园为了提高自己的学生数量,会采用各种手段吸引家长,这就导致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的倾向,这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学前幼儿教育的快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1、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1盲目的竞争意识
  越来越多的家长会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幼儿园,这种思想的产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比较注重的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因此,大多数幼儿园在招生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家长,会响应家长的心理,展现一些小学化的知识,并且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进行小学化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家长和幼儿园的这种意识是非常盲目的,这会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越来越严重,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
  1.2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要想更好的进行幼儿的教育,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作为幼儿教师要懂得各种游戏,能够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做有趣的游戏;能够教孩子画画、舞蹈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对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比较有益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只能简单地给孩子讲解相关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幼儿教育娱乐性的教学要求。
  1.3公共的幼儿教育资源短缺
  在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距,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公共的幼儿教育资源短缺,从而使得很多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只能选择一些私立的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在教育上,往往不会严格遵守相关的幼儿教育规定,从而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其次,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严重匮乏,学校只能临时使用一些非专业的幼儿教师,从而使得幼儿教育的质量低下,教师只能简单地教孩子一些算术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教学趋势。
  2、实现幼儿学前教育快乐教学的方法
  2.1充分尊重幼儿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只小动物的死而伤心好多天,在明知道死蜜蜂也会蛰人的情况下,也会把它埋葬起来。这些都是孩子的情感,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理解,应该尊重他们的这种决定,并支持孩子带有雏形性质的高尚行为。一般而言,3-6岁的孩子会接受幼儿教育。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很多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是不够重视的。有些人认为:不过一个孩子,懂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从心理学发展的教育,即使是一个婴儿,都有自己相应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更甭谈幼儿园的孩子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通过积极的、合理的引导,确保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通过一些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于一些“毛病”比较多的孩子,积极的鼓励有利于他们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尽可能地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这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是极其有益的。
  2.2提供丰富的教学游戏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目的,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游戏的模式,实现幼儿教育之“快乐教学”目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小学化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锻炼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在幼儿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教师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本领,懂得这些有趣的教学游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和幼儿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在引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协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3重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让幼儿懂得关爱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了来自于家长的过度宠爱,使得部分孩子的性格存在着自私、偏执的现象,合作能力可以发,自私自利行为普遍。这样的性格特征根本不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因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合作才是取胜的法宝。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和他人分享和合作的过程中感觉到合作的乐趣,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并在关爱别人的过程中获取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结束语:要想实现幼儿学前教育的快乐教学,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能盲目的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其次,幼儿园要尽可能避免小学化教育模式的形成,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舒适、自由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要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