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评语富有艺术性
【作者】 李超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劳动路小学)
【正文】摘 要: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作为以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为神圣使命的教师,其职责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靠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活动中,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师生的一种情感的交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评语,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起指导作用,而且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语如号角,振奋学生的心;评语如春雨,丝丝润心田;评语如和风,拂散孩子愁。在教学活动中,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师生的一种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评语,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起指导作用,而且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赏识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种控制行为的手段,鼓励胜过批评,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肯定的印象,渴望教师的褒奖,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改变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方法,代之以鼓励、赞赏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同时要有一双善于洞察学生心灵的眼睛,对学生的细微闪光点加以表扬。因为要使人发挥最大潜能的最好方法便是赞赏和鼓励。例如在学生们齐声朗读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后,读得很流利、很投入,我对学生们说:“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学生们听完后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多样的评语形式
1、启发式评语。这种评语,要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指出问题所在,促使学生思考,并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显著效果。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第一段主要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后,教师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读武松说的话,从中体会武松是怎样的人。学生读懂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同学们从描写武松语言的语句中知道了他是一位豪放、倔强的人。
2、表扬式评语。这种评语,要多给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是一点一滴,都会鼓舞士气,树立信心,增强进取信念。最终达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如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我连忙请她站起来读课文。她读得很好,只是声音小些。读完后,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微笑着对她说:“你读得真好,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如果你再大胆些,声音再大些,你会读得更好!”从那以后,这位学生上课发言的次数增加了,朗读能力也提高了。
3、欣赏式评语。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学生必不乐意听,如此也就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一句具文学色彩的评语,定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文学性的评语可以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以成为学生接受教师建议的催化剂,达到一种“欣赏过后又不能不令人深思”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这位教师也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评语艺术
1、准确到位,适时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语需要讲求一点艺术,必须做到准确得体,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语文教师要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要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如:“你读得很正确,要是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这个字读得不够好,跟教师再读一遍。”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使用鼓励式的评语再加上教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的回答或朗读就会一次比一次好。
2、活跃氛围,灵动多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评语言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使学生觉得犹如春风夏雨,欣喜不已。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这样评价:“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读得比教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会深深感染并受到激励。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3、诙谐幽默,独特创新。幽默是思维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评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评语幽默而充满爱心,课堂就会笑声不断,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要多种多样,要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结合,将预先设定的口语流程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堂上,我经常会翘起大拇指,或鼓掌,或摸摸学生的头,或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
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评语,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一定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采用多种行式,注重评语的艺术。这样,所加的评语,才能起到教育、启发、提高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鼓励性、评价性,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我们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以情动人、以趣与人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艳云:《教师态度对视听觉障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2期。
[4]鲁勇.《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M].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语如号角,振奋学生的心;评语如春雨,丝丝润心田;评语如和风,拂散孩子愁。在教学活动中,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师生的一种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评语,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起指导作用,而且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赏识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种控制行为的手段,鼓励胜过批评,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肯定的印象,渴望教师的褒奖,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改变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方法,代之以鼓励、赞赏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同时要有一双善于洞察学生心灵的眼睛,对学生的细微闪光点加以表扬。因为要使人发挥最大潜能的最好方法便是赞赏和鼓励。例如在学生们齐声朗读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后,读得很流利、很投入,我对学生们说:“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学生们听完后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多样的评语形式
1、启发式评语。这种评语,要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指出问题所在,促使学生思考,并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显著效果。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第一段主要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后,教师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读武松说的话,从中体会武松是怎样的人。学生读懂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同学们从描写武松语言的语句中知道了他是一位豪放、倔强的人。
2、表扬式评语。这种评语,要多给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是一点一滴,都会鼓舞士气,树立信心,增强进取信念。最终达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如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我连忙请她站起来读课文。她读得很好,只是声音小些。读完后,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微笑着对她说:“你读得真好,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如果你再大胆些,声音再大些,你会读得更好!”从那以后,这位学生上课发言的次数增加了,朗读能力也提高了。
3、欣赏式评语。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学生必不乐意听,如此也就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一句具文学色彩的评语,定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文学性的评语可以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以成为学生接受教师建议的催化剂,达到一种“欣赏过后又不能不令人深思”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这位教师也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评语艺术
1、准确到位,适时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语需要讲求一点艺术,必须做到准确得体,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语文教师要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要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如:“你读得很正确,要是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这个字读得不够好,跟教师再读一遍。”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使用鼓励式的评语再加上教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的回答或朗读就会一次比一次好。
2、活跃氛围,灵动多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评语言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使学生觉得犹如春风夏雨,欣喜不已。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这样评价:“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读得比教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会深深感染并受到激励。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3、诙谐幽默,独特创新。幽默是思维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评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评语幽默而充满爱心,课堂就会笑声不断,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要多种多样,要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结合,将预先设定的口语流程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堂上,我经常会翘起大拇指,或鼓掌,或摸摸学生的头,或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
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评语,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一定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采用多种行式,注重评语的艺术。这样,所加的评语,才能起到教育、启发、提高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鼓励性、评价性,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我们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以情动人、以趣与人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艳云:《教师态度对视听觉障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2期。
[4]鲁勇.《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M].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