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如何上复习课刍议

【作者】 赵 珍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而且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把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复习,学生可以把知识梳理清楚,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学过的知识,把平时划分成一节一节课教学的零散知识编织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知识结构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就如何上好复习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1.注重回顾而不注重深化提高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这样一来,在大多数的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被动的回答,整个过程中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和思路走,并没有及时的做出自己的主动思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通常只是教师带着学生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没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不足
  在实际的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该部分的课堂内容刚刚学过,如果再进行一遍系统复习往往会浪费时间,因此,其在复习课上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运用题的解答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复习课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学生并没有在复习课上进行知识的回顾与结构的梳理,也没有对已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记忆加深,而是直接的就进行能力的提升。通常来说,这种学习方法只能够对优等生有效,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并不能有多大的收获。
  3.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现阶段,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数学教师,把复习课当作练习课来进行。简单来说,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来看其实就是题海战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有一定掌握,但往往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该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深入地理解,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效认知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的复习课往往会让学生丧失掉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认知结构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复习质量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1、重计划,拟好复习方案。
  复习前,教师应该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将平常孤立的知识串在一起,将零散概念汇集成块,使之条理化。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确定复习重点、难点,一般是先整理成知识体系着重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教师应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侧重在哪方面,可能会怎样命题,有几种命题方式,然后加深拓展指导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重点,加强双基训练。
  复习方案拟好后,教师再根据班里具体情况准备每节复习课教案,每堂复习课都应有复习重点。这个重点不同于我们新授课的重点,它是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大纲和平时了解的情况,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方法还不熟练,还有哪些疑难问题等来确定的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组织好。并侧重以下六点注意。
  (1)侧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复习不等同于重新讲,应该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巩固所学知识,变介绍方法为灵活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2)注意复习进度、复习目标的制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复习内容的需要,制定复习方案,确定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复习,预防累赘、遗漏现象。
  (3)注意课堂容量的安排。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但并不是一味追求多讲多练,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吃透教材,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4)注意内容的难易梯度。起点过高,难度过大,学生不知所云;起点过低题目太浅,“冷饭”炒了又炒——没味道,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递进,采取“低起点,密台阶”的复习;也可选取一些综合性、典型性、针对性强的例、习题进行分解训练,先局部后整体,先易后难,先简后繁,这样既可以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注意讲练比例适度。讲得过多、过快,学生被动地听,机械的记,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玉学生能力的提高,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而过多练,搞题海战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只有讲练结合,每节课精讲精练,比例适度,才能使学生学懂学会。
  (5)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指导下,课堂应提高双边活动的频度,让学生参与解法的发现和运用的全过程。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拔要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3、多种教法并用,讲究趣味性。
  复习课是重复学过的内容,学生往往不太重视,连续复习时还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复习课要讲究趣味性,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常用方式有:采用幻灯教学;有针对性地展开“擂台赛”;恰当运用教具;互相测验和展开讨论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复习重点上,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4、注意教学结果的信息反馈,及时“查漏补缺”。教育控制论告诉我们,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然后把结果反映出来,以调控教学过程。复习课也一样的,一节课复习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哪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做练习或学生口答反映出来,能当堂补上。通过一定阶段的复习后,还要进行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查漏补缺”,才能确保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给学生学习复习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本人对数学课复习方法的一点粗浅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