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区域地理中地理事物联系的思考

【作者】 熊 萍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见许多困难,不太明白地理事物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其实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很好判定的,区域地理在进行划分时是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划分的,因此找到它们相互联系的关键点就能很好的学习区域地理了。
  一、位置:地理位置的学习,需要找出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这些位置的判断和图中的经纬线有关系。
  例如1、半球位置:找出位于   半球(东/西),   半球(南/北)。地理上通过20°W、160°E经线划分东西半球,0°纬线划分南北半球,只需要在图中找到大致的经纬线范围就可以判定。
  2、纬度位置:找出所属的温度带,根据特殊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可判断所处的温度带。而温度带的确定为自然地理中气候的判断提供依据。
  3、海陆位置:找到图中邻近的海洋,加上方向写出来就是海陆位置。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的学习,通常要求在图中找出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征。例如:
  1、地形的部分:需要在地图上找出地势、地形和主要地形区三个内容。
  ①、地势:地势就是判断   高   低(可以根据图中海拔高低/河流的流向判断)
  ②、地形:找出以   为主(根据图中面积大的地形类型判断)
  地形影响人口城市分布(通常平原地区人口城市多)
  ③、地形区:就是在给出的地形图上找到XX高原、XX平原等
  2、河流的部分:需要在地图上找出河流名称、流向、水文特征等
  ①、河流流向(根据地势高低判断)
  ②、河流水文特征:
  径流量:大/小,多/少(受降水量多少影响)
  汛期:长/短(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
  含沙量:多/少(受当地植被、土壤等多少影响)
  结冰期:有/无(受气温影响)
  流速:快/慢(受地形影响,山地丘陵流速快,有丰富水能资源;平原流速慢,航运价值高)
  3、气候的部分:需要找出主要的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气候特点:以   气候类型为主(找出气候图中分布面积最广的)
  ②、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又是和自然地理息息相关的。人文地理中人口的分布、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的影响。
  例如:
  1、人口分布:人口的分布通常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沿海或沿河的平原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温和湿润的地方人口多,寒冷湿热的地方人口稀少。)
  2、农业: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大,特别是气候影响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种类:
  干旱、寒冷气候→畜牧业为主,种植小麦等
  高温多雨气候→种植水稻,经济作物等
  高温干旱→种植棉花等
  3、工业:描述工业类型、分布(受矿产分布或农产品等原料分布位置影响)
  4、交通:交通类型受人口城市分布影响(人口稠密交通发达,人口稀疏交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