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桑杰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作用巨大,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创设情境,趣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思想品德,发展道德践行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新。新课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在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用直观、具体、形象化的手段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形式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多媒体最近几年被广泛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堂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其一、革新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一直以语言讲授为主,始终在教学方式中占居主导地位。这种方式主要缺陷是教师依靠语言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号的感官单一,教学效率不高。而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给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结合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极大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样教学,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内驱下自主体会、感悟和理解知识。
  其二、改变了课堂结构。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基本上按照固定模式“出牌”——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构建教学模式。自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扩充了认知空间,增加了信息渠道,缩短了认知过程,优化了课堂结构,变教师单一讲授为教师和媒体共同对学生施加作用。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除教师用语言传播外,媒体还向学生提供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时时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拓展了学习渠道,而且还增强了教学吸引力,让知识更直观。
  其三,增强了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于思想品德课课堂,对教学效果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联想思维获得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使知识和能力获得提高。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速度,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它能够给学生以充分的感知,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抽象概念原理的形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利用图式化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思想品德课堂运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一)执教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其优势,作为执教者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这是有效运用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屋计算机技术和课件制作的技术,同时也要正确的看待多媒体,对多媒体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所以必须正确对待处理使用网络资源只有教师具有开放性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多媒体教学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输多样性和信息量大传输快的特点,一定要根据学生学情实际,不能采取放电影式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必须要制作科学合理实效的多媒体课件。思想品德课运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新的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这个课件必须要能引进生活之水进课堂,能帮助学生分析现代社会的时事热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媒体的形式和手段的多样性,把一些音乐、动画、视频、图片装饰性元素整合其中,这种只注重形式“花哨”而忽视内容,只注重视听效果忽视了思考的做法,是完全达不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的。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图画视频上,从而忘记了思考。所以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看到了很多新奇,但实际教学效果一般,整堂课的知识衔接延伸运用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来设计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我们要注重多媒体优势挖掘和利用,把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美秀,浅谈多媒体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2007年。
  [2]邓传林,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
  [3]杨建儿,浅谈多媒体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