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策略研究

【作者】 梁昌炉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小学)


【正文】  摘 要:群文阅读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教育的实践来引导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态度端正,从中学到阅读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阅读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对语文也产生兴趣,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使小学生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数量巨大,提倡学生多阅读好书,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法进行教学。所谓群文阅读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或者是一段时间内,指导学生们阅读具有相关性质的文章。群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非常的重要性。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群文阅读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多阅读互相关联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拓展学会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数量,以及学生在阅读多篇文章中的意义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1.1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量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教材中课文的阅读。然而教材中的阅读远远不够。群文阅读的实行,使得学生可以在一堂课中阅读五篇左右的文章。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有效提升,拓宽阅读的覆盖面,进而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2恰当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知识在这个时代诞生。想要获取更多知识,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就必须锻炼快速阅读。快速阅读作为一种技能,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实现。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依据教学计划,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所需时间是两个课时,略读课文也需花费两个课时。
  1.3丰富学生阅读
  语文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建议,加强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渐学会浏览、略读和精读,对默读和朗读的重视得到提高。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集中于某一节课的某一篇文章当中。花费大量时间有感情的朗读以及咬文嚼字,这可以说是结合朗读和精读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精读固然有许多优点,但群文阅读更容易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学生通过阅读多种风格的作品,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式使阅读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可以不同程度的发展默读和略读,为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以及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阅读文章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筛选好文章,通过确定一个主题而将多篇具有相关内容的文章集聚起来,进而避免了阅读内容的杂乱无章。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中找出阅读主题。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等,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地筛选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2.2根据结构层次来设计和组合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筛选好的文章有机地组合起来,不能将多篇文章毫无顺序地拿来让学生阅读,应按一定的顺序、结构将文章排列起来,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依照文章的主题及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阅读、分组递进式阅读、反复重读式阅读等。例如,以“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种经历,然后师生一起画出文章内容和情节的结构图;继而,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后再阅读《七颗钻石》和《犟龟》等相关文章,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每篇情节和内容的结构图,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2.3设计问题
  提问可促进学生思考,同时提问也是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进行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多篇文章视为一个阅读整体,并设计出具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是冲突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将多篇阅读文章联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重组、延伸、鉴赏和创意等多种阅读素养。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
  2.4善于引导学生来加强群文阅读效果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适当引导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关注学生阅读的感悟和体验,来提升群文阅读效果。同时教师应当设计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快速高效的提取信息,掌握多样阅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合理、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对学习的信心。
  2..5阅读后做好阅读感受记录
  群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同时达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教师可多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多多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与同学共同讨论阅读后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整理成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让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美的文章或片段选出来,在课上的时候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欣赏。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使群文阅读的效果更广泛,不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群文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些更好的发展,解决了小学语文阅读“慢”的问题,提高了小学语文的阅读速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01):45——45
  [2]唐先梅。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78——88
  [3]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2012(16):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