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趣味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 夏吾尖措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曲库乎学区江龙完小)
【正文】摘 要:兴趣是第一吸引力,是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不仅促进学习的自主性,它也是持续学习的不竭的动力。对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讲,兴趣更重要。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但又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多样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和积极思考。而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或形式比较单一而枯燥,所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其自身性格特点,往往会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学”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关键。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1.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参与度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度越高,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越深入。参与度越低,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低浅。参与程度的高低,作为判断教学成效的关键指标,所以,小数教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兴趣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可程度,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热爱,从兴趣的帮助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参与程度。
1.2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当关键。从数学教学的根本来讲,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全,容易在上课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所以,使用兴趣培养,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思维活动,让思维活动保持在数学上,不至于偏离到别的地方。
2.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措施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关心照顾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借以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达到教师愿意教也善于教,学生愿意学也善于学的局面。其次,课堂之外,教师也要保持跟学生的密切联系。俗话说:师徒如父子。虽然现代这种师生关系跟以前的师徒不大一样,但是同样要对学生有这种情感呵护。学习上耐心指导,生活上也要关心照顾,与学生建立一种更加和谐、亲密的关系。良好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立,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传道授业,更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启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和谐的教学互动。教师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这些知识点,而是教会他们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要“会学”,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建立很好的学习的基础,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课堂环境,都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最大化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2以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基本前提,实际上,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实施趣味教学,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让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宰,那么既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也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用趣味故事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实现趣味教学的目标。
2.3利用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刚刚开始发展,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如果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复杂的数学运算转变成简单具体的游戏行为,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数学知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指导他们用实践去验证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很薄弱,所以对他们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互动,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增强学习的效果。
2.4实施情景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是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它可以使数学教学以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得以开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的数学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总结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小学生比较贪玩好动,课堂上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将趣味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真正受益,为他们的快乐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敏雅.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亚太教育,2016,20
[2]王先林.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J].新课程(上),2016,07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和积极思考。而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或形式比较单一而枯燥,所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其自身性格特点,往往会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学”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关键。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1.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参与度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度越高,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越深入。参与度越低,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低浅。参与程度的高低,作为判断教学成效的关键指标,所以,小数教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兴趣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可程度,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热爱,从兴趣的帮助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参与程度。
1.2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当关键。从数学教学的根本来讲,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全,容易在上课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所以,使用兴趣培养,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思维活动,让思维活动保持在数学上,不至于偏离到别的地方。
2.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措施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关心照顾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借以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达到教师愿意教也善于教,学生愿意学也善于学的局面。其次,课堂之外,教师也要保持跟学生的密切联系。俗话说:师徒如父子。虽然现代这种师生关系跟以前的师徒不大一样,但是同样要对学生有这种情感呵护。学习上耐心指导,生活上也要关心照顾,与学生建立一种更加和谐、亲密的关系。良好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立,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传道授业,更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启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和谐的教学互动。教师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这些知识点,而是教会他们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要“会学”,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建立很好的学习的基础,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课堂环境,都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最大化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2以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基本前提,实际上,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实施趣味教学,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让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宰,那么既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也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用趣味故事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实现趣味教学的目标。
2.3利用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刚刚开始发展,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如果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复杂的数学运算转变成简单具体的游戏行为,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数学知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指导他们用实践去验证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很薄弱,所以对他们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互动,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增强学习的效果。
2.4实施情景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是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它可以使数学教学以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得以开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的数学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总结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小学生比较贪玩好动,课堂上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将趣味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真正受益,为他们的快乐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敏雅.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亚太教育,2016,20
[2]王先林.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J].新课程(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