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小学藏语文教学
【作者】 罗藏达杰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瓜什则学区)
【正文】摘 要:在教学点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是全面推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方位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小学藏语文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时刻贯穿到小学藏语文教学活动中,同时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小学藏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小学生的藏语文成绩,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忽视。
关键词:小学藏语文;渗透;心理健康
小学生思想单纯、活泼好动,心理生理都处在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当管理和教育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藏语文教材中小学藏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还包含着各种丰富的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转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自身品质。
1.1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2寻找结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藏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客观全面的评价别人,领悟到做一个新世纪的孩子既要做到外表美,又要做到内心美,要勇于展示自我,恰当地表现自我。
2.通过构建和谐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小学藏语文教师是构建和谐课堂气氛的经营者和创设者。藏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用平等的态度指导每一位小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尊重的态度、理解的语气、相信的眼神与其沟通互动。让小学生在课上感受到自己是不受束缚的、主动的。研究表明,为小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对藏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
3.注重藏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
小学藏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重视教学环节不仅能让老师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而且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藏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每个环节,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里。
4.不吝鼓励,提升自信
藏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藏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教学等等,来激发小学生对藏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和提高相关的学习资料,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藏语文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且提倡学生先学习,教师随后点评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按照新课标的提倡做到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的相互转化。为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精神,我在课堂上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针对班级里一些成绩稍差又胆小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会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地提问他们一下稍微简单的问题,在得到正确的答案后适时进行夸奖与鼓励,使学生慢慢树立自信心。
5.坚强引导,愉悦学习
传统的藏语文教学方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采取强迫或者半强迫的方法,他们在指定一篇文章同时又指定文章的字数让学生写作文;或者要求学生每周写几篇日记,自己定时检查学生写的日记。由于学生感觉到自己写作文是被强迫进行的,他们在实际写作时,他们就会胡乱凑字数,不在乎自己的作文的质量。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注意到学生是否有愉悦的情绪,让学生能愿意真正带着感情去写作文。如果教师一味的斥责学生抄袭作文是不对的,学生内心也不会有强烈的感触,他们可能会换个方法应付作文学习。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笔谈,谈到学生这篇动物怎样可爱,让学生自己说动物的生活细节,当学生觉得自己的谎言慢慢编不下去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换写作题材,比如写自己想养一只怎样的小动物,为什么想养这样的动物。教师只有让学生有愉悦的心情,他们才会投入真情写作文,此时他们才会愿意为自己的写作质量负责。
6.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小学藏语文课堂只是藏语文学习的一小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第二课堂作为小学藏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有助于学生藏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相互合作意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第二课堂也为性格孤僻的小学生提供了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使这些孩子意识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增加勇气、增强自信、完善人格。藏语文教师要定期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读书活动、兴趣小组、社会调研、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充分挖掘了小学生的潜在才能、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同时,第二课堂也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在教学点小学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开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藏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农闪云. 试析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2]赵永英. 浅谈如何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课外藏语文(上),2016(8)
[3]樊雪梅. 小学藏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7(9)
关键词:小学藏语文;渗透;心理健康
小学生思想单纯、活泼好动,心理生理都处在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当管理和教育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藏语文教材中小学藏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还包含着各种丰富的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转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自身品质。
1.1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2寻找结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藏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客观全面的评价别人,领悟到做一个新世纪的孩子既要做到外表美,又要做到内心美,要勇于展示自我,恰当地表现自我。
2.通过构建和谐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小学藏语文教师是构建和谐课堂气氛的经营者和创设者。藏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用平等的态度指导每一位小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尊重的态度、理解的语气、相信的眼神与其沟通互动。让小学生在课上感受到自己是不受束缚的、主动的。研究表明,为小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对藏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
3.注重藏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
小学藏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重视教学环节不仅能让老师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而且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藏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每个环节,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里。
4.不吝鼓励,提升自信
藏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藏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教学等等,来激发小学生对藏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和提高相关的学习资料,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藏语文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且提倡学生先学习,教师随后点评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按照新课标的提倡做到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的相互转化。为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精神,我在课堂上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针对班级里一些成绩稍差又胆小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会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地提问他们一下稍微简单的问题,在得到正确的答案后适时进行夸奖与鼓励,使学生慢慢树立自信心。
5.坚强引导,愉悦学习
传统的藏语文教学方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采取强迫或者半强迫的方法,他们在指定一篇文章同时又指定文章的字数让学生写作文;或者要求学生每周写几篇日记,自己定时检查学生写的日记。由于学生感觉到自己写作文是被强迫进行的,他们在实际写作时,他们就会胡乱凑字数,不在乎自己的作文的质量。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注意到学生是否有愉悦的情绪,让学生能愿意真正带着感情去写作文。如果教师一味的斥责学生抄袭作文是不对的,学生内心也不会有强烈的感触,他们可能会换个方法应付作文学习。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笔谈,谈到学生这篇动物怎样可爱,让学生自己说动物的生活细节,当学生觉得自己的谎言慢慢编不下去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换写作题材,比如写自己想养一只怎样的小动物,为什么想养这样的动物。教师只有让学生有愉悦的心情,他们才会投入真情写作文,此时他们才会愿意为自己的写作质量负责。
6.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小学藏语文课堂只是藏语文学习的一小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第二课堂作为小学藏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有助于学生藏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相互合作意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第二课堂也为性格孤僻的小学生提供了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使这些孩子意识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增加勇气、增强自信、完善人格。藏语文教师要定期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读书活动、兴趣小组、社会调研、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充分挖掘了小学生的潜在才能、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同时,第二课堂也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在教学点小学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开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藏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农闪云. 试析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2]赵永英. 浅谈如何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课外藏语文(上),2016(8)
[3]樊雪梅. 小学藏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