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汉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作者】 尼玛曲吉

【机构】 (西藏那曲县孔玛乡完小)


【正文】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放在越来越关键的位置。藏区很多学校在关注学生单纯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本身也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体现。在小学汉语文的学习阶段,识字教学是非常基础又重要的课堂,这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各科知识的学习。所以,充分运用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藏区;小学汉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
  学生学习的前提便是识字,将学生的学习生涯比喻为建造高楼,汉语文学习便是那底层,而识字教学则作为基础结构支撑着底层建筑。学生能够进行写作与阅读,首要条件便是认识大量的汉字并理解其含义,因而,识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能理解文章或者写作时词不达意,因此,将情境化课堂融入识字教学当中,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1.情境化课堂简介
  情境,即情景与境地,情境化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情景以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情景化教学最早由布朗提出,他提出人类的各种学习及思维模式的养成都是以情境为基础,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生活化、形象化、生动化。
  情境化课堂即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的特色化课堂教学。情境化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在能够通过真实化的环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2.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的难点
  2.1识字压力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小学汉语文的学习阶段,要认识很多汉字,也就是说,单单汉语文课程中的识字一项内容就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字形和字音。汉字,作为全球最难学习的文字,其海量的字形、字音给小学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带来了较大压力,特别是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很容易因为不认识大部分汉字而产生学习的消极情绪。一旦学生在学习之初产生了为难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其学习的兴趣。
  2.2小学学生自身特点的局限
  小学学生具有好动性强、思维模式跳跃、精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等特点,再加上刚刚开始正式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强,对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能力也相对较差,这就给小学汉语文的识字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很容易将精力游离于课堂之外,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就会大幅降低。
  2.3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都是先从字音学习开始的,经过长时间的读音学习后再转而学习字形。其实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识字学习方式,降低了汉字学习的效率。这种强制性的将字音与字形分离也不利于识字的记忆和准确程度,很容易造成小学汉语文后期识字的混淆和问题。
  3.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的方法
  3.1建立相应的汉语文教学情境
  与识字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建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是在小学汉语文情境化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是否可以成功的完成识字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建设教学情境的进程中,老师们除了要结合识字教学的内容,还要对小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等做到充分的了解,建立的情境尽量是运用小学生们喜欢的方式。
  3.2模拟情境,妙用汉语文卡片进行识字
  在汉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学习卡片具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总觉得小小的卡片背面“隐藏”着什么神秘的东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强大的“好奇心”,以汉语文卡片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增加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制作汉语文卡片的目的就是为了诠释情境教学理念,提高小学生汉语文识字效率。这种汉语文卡片包括两类,一类是教师制作的卡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观看,会制作体积较大、形象较为生动的卡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进行识字的兴趣。另一类汉语文卡片是学生自己制作的。这种卡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有了这种卡片“装备”,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随地巩固复习课堂中学习的汉语文。同时,“掌中宝”直观形象的特点也能缓解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枯燥乏味。小学汉语文卡片识字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时间、空间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3活动情境,开展课堂汉语文识字比赛
  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局限性比较大,空间、时间等制约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活动情境的全过程,并且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比赛,提高学生的汉语文识字积极性,帮助他们锻炼和培养汉语文综合素养以及汉语文运用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记住真切的汉语文,又能享受识字学习的乐趣。
  从现代汉语文课程开设的初衷来看,学习汉语文是他们掌握汉语文句型、进行汉语文写作的基础,教师应将单一枯燥的讲解过程转化为结合现实、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在班级开展汉语文识字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在合作交流和共同探讨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4.总结
  因小学生独有的学习特点,使得小学汉语文的教学要同时注重趣味性和引导性。而小学汉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更是一个非常讲究教学方法的课程,识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学生整个求学阶段的学习能力。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充分运用情景化课堂的方法来提高小学汉语文的识字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强弱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飞.小学汉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2]董晔.关于做好小学汉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几点见解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04) 
  [3]李珍.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中快乐识字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