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淡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

【作者】 白玛欧珠

【机构】 (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完小)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设计好的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也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好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也反映了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效果;而作业的批改是对课堂知识的监督、评价和反思,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是老师监控学生的学习成果,督促学生消化知识的关键环节。作业的批改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的强化,也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现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探究
  1.细心改,让细节决定学生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的论断早已形成共识。数学作为科学严谨的课程。作业的批改只有仔细关注每一个细节。以帮助学生排除每一块绊脚石,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设计特点和价值。这样做有助于鼓励学生勇于解答难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批改的指示性。
  2.创新学生互批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以往教师通常是认真的批改每一本作业,或者偶尔让学生代劳批改,但这种传统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质是一种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行为,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会使学生产生依赖的思想,缺乏学习的责任心,生成自己只需完成作业、对错由老师处理的误区,造成学生不重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学习思想,即使按时完成了课后作业,也不能保证作业的准确率,抑制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转变这种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创新作业批改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互批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高效批改作业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邻座并轮换担任学习组长,组织学生在组内相互处理批改作业。采用这种小组互批的方式,可以让师生在第一时间交流信息,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作用,还能锻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用语,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中,学生是负责完成作业的,而教师是负责批改作业的,小学数学教师普遍仅使用批改符号来粗略的判定学生作业的准确程度,而且这些批改符号只能单纯的反映对错,学生并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点,阻碍了学生对错题的思考及纠正。对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要改进作业批改的评价方式,要有针对性的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结合学生作业的认真程度、书写质量、完成效果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丰富作业批改的评价符号、批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激励。比如,使用一些简洁并富有激励性的评语,像有的学生创新性的解题作业,给予“你的想法太棒了”、“你的解题方法太巧妙了”等类似的语言;像作业效率高的作业,给予“你的努力获得了回报,继续加油”类似的语言。这些评价符号和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动力,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而不是单一的以“对”或“错”来全盘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作业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锻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灵活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教会学生收集整理错题,确保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类大脑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倾向,容易将一开始的答案作为一直延续下去,从而固化为正确答案,加之小学生认知能力,不容易认识到与改正自己的错误答案。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与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收集整理错题的技能,让其通过笔记加深对错题的影响,并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以便以后再做类似题型时出现同样错误,更让他们养成有错必改的习惯。例如,在平时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两个本子,一本是作业本,另一本为订错本。订错本主要是起集错题作用,改错时,要求学生具体写出错在什么地方,以及错误原因是什么,并写出正确答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写出其他解法。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学生会在这些错误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找出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数学学习的途径与诀窍,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作业针对性批改的有效性。
  5.严守作业批改的原则
  5.1及时性原则
  教学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对数学教学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求学生当天完成作业,教师最好也能当天批改好当天的作业,这样更好地把作业中错误信息在上新课前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顺利地进行新课的教学。
  5.2科学性原则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性的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作业;要灵活使用作业批改符号;要公正评价学生作业;要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作业。
  5.3启发性原则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们应该审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充当学生思维的向导,启发学生开拓思路、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5.4教育性原则
  对作业态度认真、完成质量好的学生应加以鼓励表扬,对作业不认真完成、明知有错也不改正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抄袭作业的行为,要坚决反对与杜绝;对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学生,要提出批评教育。
  总之,数学作业的批改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一种交流。是老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一定要找对方法,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反馈学生的细小错误,避免出现二次批改,并且让自己的批语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韩洪刚.待进生作业有效性批改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05)
  [2]范爱梅.让数学作业批改“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4)
  [3]钱国康.精心批改作业促进有效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