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好习惯成就好的时间管理
【作者】 王忠化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正文】时间管理可理解为自己管理,这需要戒律。而戒律往往跟自己平常的养成的习惯有莫大的关系。对有好习惯的学生来说,时间管理简单易行;对于没有好习惯的学生来说,时间管理是累赘,难执行。所以,好习惯在制定计划、执行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指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故事听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科学证明当一个行为或动作每天都做,坚持21天,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习惯,如果持续了90天,那它就成为了一个不容易改变的习惯。
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他们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如果学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经常阅读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等,那么这样的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就会更自觉自愿自律,时间规划的完成会更有效更有质量,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也会更优秀。
另一方面,坏习惯难以摒弃,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例如:一拖二懒三不读书,周末把所有时间交给电玩和睡眠,电子产品不离手,长期熬夜并有吃夜宵的习惯等。这样的坏习惯会影响时间管理的完成,影响时间管理的效度。
因为管理时间的秘诀就是:有条理的强制自己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抑制住对紧急的事情的冲动。人类天生喜欢关注那些需要立即回应的事情,比如同学喊他陪他去小卖部;但是对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是会拖延到后面才回去管的,比如数学公式的积累。学生们需要把这两种情况反转,抵抗自己的大脑和人类的习性。抵抗住了自己的大脑和人类的习性,则才能用外在任务规划来管理自己。这样,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才能起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对时间管理有用的习惯呢?
至少坚持21天。21天已经基本可以让你培养一个永久不变的好习惯了。时间如果太短则不能根植到你的大脑内,形成长久的习惯。
把要培养的习惯转变为明确的目标。比如“每天练习数学”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吗?当然不是了,它只是一个目标,但却不是明确的目标。每天练习数学,练什么,什么时间练,练多长时间,这些都不明确,怎么可能实现呢?如果改为每天课间做一个数学选择题,这样这个目标就明朗化,并且具备可执行性了!
将目标公布于众,至少让你的朋友们知道。他们不仅可以监督你,还能够无形中产生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嘛)。当然,你也可以让他们一起来培养习惯。
做总结。每天、每周、每月总结一下目标的执行情况,一定要认真客观的分析,不要总找借口,优缺点都要总结出来,优点有助于提高你的自信心,缺点有助于你加以改进。
奖励。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是很必要的。
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所说,那么拥有好习惯并不难。当然,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也是好习惯之一。但是,有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的时间管理。
那么,什么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指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故事听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科学证明当一个行为或动作每天都做,坚持21天,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习惯,如果持续了90天,那它就成为了一个不容易改变的习惯。
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他们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如果学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经常阅读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等,那么这样的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就会更自觉自愿自律,时间规划的完成会更有效更有质量,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也会更优秀。
另一方面,坏习惯难以摒弃,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例如:一拖二懒三不读书,周末把所有时间交给电玩和睡眠,电子产品不离手,长期熬夜并有吃夜宵的习惯等。这样的坏习惯会影响时间管理的完成,影响时间管理的效度。
因为管理时间的秘诀就是:有条理的强制自己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抑制住对紧急的事情的冲动。人类天生喜欢关注那些需要立即回应的事情,比如同学喊他陪他去小卖部;但是对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是会拖延到后面才回去管的,比如数学公式的积累。学生们需要把这两种情况反转,抵抗自己的大脑和人类的习性。抵抗住了自己的大脑和人类的习性,则才能用外在任务规划来管理自己。这样,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才能起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对时间管理有用的习惯呢?
至少坚持21天。21天已经基本可以让你培养一个永久不变的好习惯了。时间如果太短则不能根植到你的大脑内,形成长久的习惯。
把要培养的习惯转变为明确的目标。比如“每天练习数学”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吗?当然不是了,它只是一个目标,但却不是明确的目标。每天练习数学,练什么,什么时间练,练多长时间,这些都不明确,怎么可能实现呢?如果改为每天课间做一个数学选择题,这样这个目标就明朗化,并且具备可执行性了!
将目标公布于众,至少让你的朋友们知道。他们不仅可以监督你,还能够无形中产生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嘛)。当然,你也可以让他们一起来培养习惯。
做总结。每天、每周、每月总结一下目标的执行情况,一定要认真客观的分析,不要总找借口,优缺点都要总结出来,优点有助于提高你的自信心,缺点有助于你加以改进。
奖励。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是很必要的。
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所说,那么拥有好习惯并不难。当然,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也是好习惯之一。但是,有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的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