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新策略

【作者】 刘 臣

【机构】 山东省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正文】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中学教育改革中,高中地理教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一向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在高中阶段,课程难度加大,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严重影响了高考总体成绩。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成为摆在所有中学地理教师眼前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就应借助现代教学设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课堂角色
  地理教师应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和裁决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言,更不用说创新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中心位置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的地理知识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辩论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专题探讨、课题研究、实验分析、实地探究等方式开展学习。只要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都可以运用。
  二、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
  地理教师具有渊博的地理文化知识,不仅是教学成功的需求,更是赢得学生崇拜的资本。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知识,更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知识,并不断进行继续教育,从报纸、杂志上学习最新的地理信息以及当前最新的地理学研究动态,以便使教学生动、充实,比如向学生展示我国的领海基线,以及钓鱼岛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我国的领海主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感,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同时,地理教师更应增加情感投入,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简单地搬移到脑袋里的过程,而是师生知识、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可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教师的情感的投入往往能获得比知识教授更极大的力量,只要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信任,就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强烈动机,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三、应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既具有人口、物产、习俗等人文方面的地理知识,又有抽象的气候、地质、水文方面的自然地理知识,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并且与人类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着。世界各地的生活习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人们的服饰打扮、建筑风格、饮食起居都与地理密不可分,地理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各地特有的生活习惯。比如,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长袍,是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热带沙漠气候;爱斯基摩人穿毛皮衣服,是为了适应极地严寒的气候;东南亚国家的房屋多顶子尖,还有很多高脚屋,主要是适应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陕北地区人们住的窑洞,与所处的黄土高原的土质也有直接关系。在自然地理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现象进行地理教学。如在教授“锋面雨”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提问“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来导人新课,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这种冷锋过境的所产生的天气现象,学生由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求知欲强,因此会对知识点印象深刻。教师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从而可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四、以实事热点作为切入点,增加地理的趣味性
  近年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地震、干旱、高温、洪水、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繁发生,而这中间又有很多和我们地理这门学科密切相关。社会的热点问题,人们街谈巷议,最易引起初中生的好奇心,针对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应该将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教学之中。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鼓励学生观看“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该震中距离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约425公里。我把自己知道的和新闻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及时展示给他们,当看到昔日的旅游胜地变成满目疮痍,当一幅幅悲伤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同学们哭了,他们迫切地想了解与地震有关的内容,就这一部分内容我作了一个专题,介绍了地震的概念,原因,分布,造成的危害,如何预防等。还对一些经常混淆的概念如震级、烈度、震中,震源等进行了区分。 
  当然这种实事热点很多,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飓风袭击的情况,伊拉克战争情况,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战乱根源,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动向,这是一般学生都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喜欢看,喜欢听,由此入题讲环境问题,气象灾害及防御,他们感到地理知识很有用,这样不仅教了书本知识,还拓展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地理教师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每一位地理教师在生活中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进度,逐渐积累语言素材,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信手拈来。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从地理角度看问题,并精心加工设计,就会挖掘出课堂需要的地理素材,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享受,让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