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邹庆华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基于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对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运用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化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从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引起教学的深层次变革,现代化媒体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化电媒教育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让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
  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最大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做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一、多媒体作为一种问题情境介绍工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生产中。多媒体课件能够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数学,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再加上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比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圆》中有关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FLASH创设一个“动物趣味运动会”的情景,画面里是河马、大象以及小鸡分别骑着圆形车轮、方形车轮和三角形车轮的赛车进行比赛,并配上运动员的背景音乐。这个情景一出现在课堂上,问题就自然引出来,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当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过程,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规律,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数学教学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学科也一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我国实施新课改以来,强调的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所以,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习数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做数学”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
  例如:在新人教版数学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时,我们利用计算机媒体技术和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演示,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同时,在这里也应注意,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将计算机媒体技术视为学生学习的认知与探索工具
  数学学科以抽象性和逻辑性为特征,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图形、图像、动画等方面的综合处理和强大的互动功能,使课程能够充分营造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和快乐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抽象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初一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时,学生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没有感性认识,虽然在一些简单的题目中能按部就班,但在面对一些图形复杂的题目时,就找不到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了。这时,如能使用多媒体技术,使三角形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很形象的看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起来就轻松了。  
  总之,多媒体技术教学与数学学科整合是新课改教学方式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两者整合教学中不断提高我们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必将是提高我们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必将发生变化,必将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崔智钧,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4(9).
  [2]李发扬,谈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算,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