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青海青南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反思——以果洛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例

【作者】 夏吾卓玛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教育局)


【正文】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更加重要,对于青海省果洛州农牧区的中小学来说,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利用能够提高农牧区的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学好信息技术、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硬件设施的影响,我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并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立足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青海果洛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现状和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青南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反思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普遍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机融合教学步伐,对地处偏远青南牧区的果洛中小学尤为重要。针对果洛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基础教育薄弱、应用能力低下的现状,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其基本原理与应用,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比较紧张,导致教师过分侧重对学生实际操作以及基础知识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低,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单一的讲解这些知识的话,学生很难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这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因此,在首次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就应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开始就对信息技术产生一定的好奇心,通过好奇心来引导学生进行以后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兴趣的作用都是其他方面所无可比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非常高的热情度和参与度,而且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学习除了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外,更多的依靠的是学生自己的领悟与实际操作,只有经过多次的操作,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熟练度,对各种应用软件的应用才更加灵活。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起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对信息技术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
  例如在word的基础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插入图片是word操作过程中一项非常基础的内容,也是非常实用的,在很多文档的编辑过程中都需要插入图片来帮助读者了解文档的内容,同时使文档更加丰富化,在“插入”这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制作贺卡,在空白文档中插入适当的图片以及文字使贺卡变得更加多样化。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贺卡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自己通过计算机来制作贺卡却不常见,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教学灵活性的欠缺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上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备课,但是如果仅仅按照备课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会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对实际讲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形成十分准确的认识,但是该作法在我国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安排比较紧张,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安排,很多教师都会忽视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而片面追求教学的进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如果需要学生在长时间内都无法跟上教师讲解的进程,很容易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在某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演示完毕之后应该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此时需要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答疑,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确定是否要进行下一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学生掌握较好,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知识点,但是如果学生普遍操作不顺畅、理解不到位时,就需要对该部分知识重复讲解。此时,教师就不能过度的追求教学进度,而是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掌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师需要灵活应对,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是我州中小学生普遍的一种现象,当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学习时,会有怀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但是通常情况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由于信息技术学习专业化程度高,对于初次接触该知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时间久了,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很容易会造成学生学习信心持续下降的现象。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很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应用不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念讲解,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不能让学生因为一次、两次操作不成功就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可过度的批评学生,而是要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更改才能不断进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看到学生进步的地方和优点,不能对学生过分指责。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性意见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地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点进行表扬。总之。要理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过度的批评,要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学生文化考试科目的学习,对于青海青南牧区的果洛来说也是如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的专业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对于学生的升学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压力,部分学校也就忽视了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农牧区的信息技术学习往往很难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该方面的问题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也会更多。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教师要注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班级内形成竞争、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之间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合作的力量,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以互相商量解决,学生之间更要互帮互助。除了强调合作,竞争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动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比拼,由教师制定相应的题目,学生以竞争的形式来完成操作,看谁用的时间更少。例如在文字的输入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键盘的熟练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打字的比拼,由教师提供对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比拼。教师可以也挑选一定的时间,当学生准备完毕后,开始打字比赛,看哪个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竞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也会更加认真,这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信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把基础的理论操作讲解给学生,还要及时向学生传递先进的信息技术理念,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延沂. 浅议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5):98-99.
  [2]宋玉刚. 西藏农牧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思路[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1):80-81.
  [3]马青英. 对农牧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看法[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045-00045.
  [4]琼达. 农牧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 小说月刊月刊, 2016(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