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作者】 赵久国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白头小学)


【正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他们探索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也就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使学生能顺利的乐意的去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学生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自觉地探索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个性及兴趣爱好差异、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习惯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养成阅读习惯
  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考、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冷热毛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心情好时就学习、就读书,心情不好时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懒得去做,久而久之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抄袭作业、依赖别人、胡乱写字、懒动脑筋等,这些势必严重地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必须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不管怎样说还是不济事。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极其重要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利用时间,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使学习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每周、每月一小复习,每学期的一大复习的习惯。“养兵干日,用兵一时”学习也是这样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知识的积累是靠长期、不断的学习而形成的,平时学习不注意理解、掌握、巩固,而仅仅靠考前一个多月,甚至一周的时间进行突击性的复习,“临时抱佛脚”即使是天才也是无济于事。平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是极为重要的,“温故而知新”、“重复是学习之母”。做到学习生活、娱乐两不误,学习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这样才有助于学习的提高。
  二、严格要求,奖励学生?提高兴趣,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先复习所讲内容一遍,再做作业习题的习惯。课后复习有利于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提商做作业的速度、效率。有助于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比如遇到一个难题,首先考虑该题它所涉及的知识面有哪些,该从哪一点人手进行分析解决,该用哪一个知识点、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解答是最直接的、最快的。对于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对自己学习要求又不严格的学生,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贪玩,学习不认真、不努力,导致知识点跟不上成续落后,对于这部分学生应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发现他们身上的一点点闪光点,就应当着全班、全级甚至全校师生的面对其进行表扬、表彰鼓励,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变鼓励为动力,奋发学习,使其学习方式中“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三、课内外结合、让学习丰富多彩
  学习既是学生自我督促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的过程。帮助指导学生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容易,但是具体的实施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出现学生坚持几天就松懈,几种课翟作业同时布置,学生一时应付不了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督促,某督促的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I、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带着问题”听讲的习惯。课前预习对上课听讲起到蔡半功倍的作用,课前没有预习过的学生,尽管全神贯注的听讲,但是收效总是甚微,而课前预习过课本的学生,尽管他不怎么专心听讲,但是他却对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比较透彻。其原因就是:课前没有预习过的学生把握不住该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而是进行满堂灌,盲目的听从,大脑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余地而预习过课本的学生,他们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翅进行听讲,容易掌握老师所讲的难点、重点及疑点内容,有自己思考问题,抄写笔记的空间及时间,易于接受授课内容。
  2、“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督促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事情记下来是不可能的,课堂弱分钟的时间是短暂的,如果学生只用大脑去记老师所讲的内容,而对重点、难点不抄笔记,课后不进行消化,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忘记所学知识,到头来一无所获。上课抄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永久性的记忆,对课后复习消化、攀握所学知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督促学生每天写日记,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学习的时候,应做好学习心得笔记,将重点、难点、疑点通过消化整理归纳到笔记中,将书本的知识由厚到游进行总结、积累,使知识点再现达到“消化——深化——转化”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融会贯通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富有趣味性。将家用的洗衣机、电饭锅、在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与学语文联系起来,让学习丰富多彩、多样化。具有实用性,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牢固,不易忘记。
  总之,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习惯的问题上、归根结底还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长期不能松懈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个性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要充分认识到良好语文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