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探究
【作者】 李振平
【机构】 (广西容县六王镇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数学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的平台,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布置好学生的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减负提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的教学中,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尤其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学生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每天学习的时间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数学作业
“减负”已经提出多年,然而取得的效果甚微,“题海战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生涯里还是“香饽饽”。 这不仅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不相符,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堪负重的课业负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更是如此。 因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就必须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初中数学作业要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
虽然作业能对学生学习的技能、自导性的发展、责任心的增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量一旦只有量而没有质的话,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其不堪重负,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极易出现通过抄袭的方式按时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 面对当前形形色色、良莠不齐、满天乱飞的辅导和补习材料,一旦教师设计的作业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严格按照新课改相关要求精心设计作业,所设计的作业必须精心筛选,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才能确保学生成绩有效的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得到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得以锻炼、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所设计的作业应量精而质高,取得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效果,从而为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学生个性,锻炼学生能力,在确保学习效果的同时减轻课业负担,确保所设计的初中数学作业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
二、初中数学作业内容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与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应确保所设计内容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设计的数学作业应具有层次性:一是多角度设问,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使学生沿着阶梯一步步前进,从而帮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知识于能力和方法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思考坡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层次不同的题目,如必做型、选做型、附加型的题目,在确保不同层次学生有题可做,缓解后进生心理压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优等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初中数学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创新的教育意识深入到初中数学课堂的每一教学环节,因而设计初中数学作业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采取批判的眼光,用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优点,摈弃旧、繁、难、偏的设计弊端,将发展学生为目的,确保所设计作业的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使学生乐做数学作业。 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资源,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多形式、多思维、多角度地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初中数学作业要生活化、情趣化
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合作的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作业,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还要使其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以生活化的作业引发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联想,以情趣化的作业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乐做数学作业的同时想做数学作业,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五、尽可能地设计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的数学作业
教师所设计的数学作业主要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编制和设计,并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完成,所以设计的数学作业应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不仅能有效回顾课堂内容,还能在反应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拓展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融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六、不断改善作业评价策略,全面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是每天设计的数学作业应结合作业性质与教学要求的不同,不仅要采取传统的批改方式,还应尽可能地采用诸如师生共批、学生互批、教师巡回批改、学生自我批改订正等批改方式。 为确保设计作业有效性,教师可以选取典型案例,由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启发、共同讨论,从而弄清学生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纠错措施。
二是以明晰的作业批改符号摒弃传统只打“√”“?”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和设计一系列的新颖的批改符号,并确保这些符号能让学生看清错误出在哪里、是哪一类错误,在有助于评价反馈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是把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 每名学生都想完成好作业,都想得优,但是这对学困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我们设想在作业评价中把等级制(优、良、及格等)与百分制有机结合,即用等级制区分作业整洁程度,使学生只要付出心血,就能得到回报,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也用百分制显示作业正确程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两者紧密结合定能使学生获益良多
总之,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确保所设计的初中数学作业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形式多样化、灵活化、生活化、情趣化、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不断改善作业评价策略,全面提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12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
“减负”已经提出多年,然而取得的效果甚微,“题海战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生涯里还是“香饽饽”。 这不仅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不相符,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堪负重的课业负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更是如此。 因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就必须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初中数学作业要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
虽然作业能对学生学习的技能、自导性的发展、责任心的增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量一旦只有量而没有质的话,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其不堪重负,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极易出现通过抄袭的方式按时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 面对当前形形色色、良莠不齐、满天乱飞的辅导和补习材料,一旦教师设计的作业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严格按照新课改相关要求精心设计作业,所设计的作业必须精心筛选,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才能确保学生成绩有效的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得到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得以锻炼、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所设计的作业应量精而质高,取得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效果,从而为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学生个性,锻炼学生能力,在确保学习效果的同时减轻课业负担,确保所设计的初中数学作业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
二、初中数学作业内容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与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应确保所设计内容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设计的数学作业应具有层次性:一是多角度设问,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使学生沿着阶梯一步步前进,从而帮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知识于能力和方法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思考坡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层次不同的题目,如必做型、选做型、附加型的题目,在确保不同层次学生有题可做,缓解后进生心理压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优等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初中数学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创新的教育意识深入到初中数学课堂的每一教学环节,因而设计初中数学作业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采取批判的眼光,用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优点,摈弃旧、繁、难、偏的设计弊端,将发展学生为目的,确保所设计作业的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使学生乐做数学作业。 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资源,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多形式、多思维、多角度地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初中数学作业要生活化、情趣化
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合作的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作业,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还要使其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以生活化的作业引发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联想,以情趣化的作业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乐做数学作业的同时想做数学作业,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五、尽可能地设计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的数学作业
教师所设计的数学作业主要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编制和设计,并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完成,所以设计的数学作业应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不仅能有效回顾课堂内容,还能在反应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拓展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融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六、不断改善作业评价策略,全面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是每天设计的数学作业应结合作业性质与教学要求的不同,不仅要采取传统的批改方式,还应尽可能地采用诸如师生共批、学生互批、教师巡回批改、学生自我批改订正等批改方式。 为确保设计作业有效性,教师可以选取典型案例,由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启发、共同讨论,从而弄清学生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纠错措施。
二是以明晰的作业批改符号摒弃传统只打“√”“?”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和设计一系列的新颖的批改符号,并确保这些符号能让学生看清错误出在哪里、是哪一类错误,在有助于评价反馈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是把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 每名学生都想完成好作业,都想得优,但是这对学困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我们设想在作业评价中把等级制(优、良、及格等)与百分制有机结合,即用等级制区分作业整洁程度,使学生只要付出心血,就能得到回报,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也用百分制显示作业正确程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两者紧密结合定能使学生获益良多
总之,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确保所设计的初中数学作业适量而又不缺乏质量,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形式多样化、灵活化、生活化、情趣化、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不断改善作业评价策略,全面提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