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的教学策略

【作者】 李仲青

【机构】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正文】摘 要:由于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材知识的深浅度差异、学习方法的不一致性导致部分学生在结束初中数学学习生涯踏入高中数学学习生涯初期,众多都有不适应之处。对此,本文针对初高中衔接阶段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阶段的不适应性进行了个人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学科;初高中阶段衔接;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相对与高中数学来讲,更具普遍性、其学习节奏没有高中来得快,所学习知识的覆盖领域也没有高中数学来得广泛。为此,对于刚刚步入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讲,很容易出现各种学习上不适应的现象,更甚者,厌学现象也是有的。因此,对于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的老师们来讲,找出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方面的问题,对此调整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衔接问题
  1.1初高中数学教师观念的落后
  大多数教师在传统教学的观念下养成了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只是单纯的把授课内容当做一项任务来看待,课上完也就过了。这一教学观对于现阶段初高中数学课堂所使用的新教材,明显不适用,降低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拉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1.2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一致
  ①初中数学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的覆盖面不同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的覆盖率远远小于高中数学知识的覆盖率,所以初中数学知识相较而言内容比较少、深度比较浅、难度比较容易些、反之高中数学的知识面会更广些、不仅仅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更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
  ②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
  ㈠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量相比,则初中课堂的教学量相对较小一些,数学知识深度也相对较浅,一般情况下是教师通过放慢讲课速度、力图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知识点和解题的方法,至于课后,则是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达到知识的熟记与应用,教师检测完基本没问题,再进行新课的讲解。
  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多门课程的开设,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讲更少。高中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也不如初中数学的习题量来得大,教师要想达到想初中时那样,只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说的听课效率,并且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自发的学习数学,力求和初中一般无二。前者提高听课效率是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达到后者就不好说了。
  ㈡举一反三能力的差别
  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强,但凡考试中所出现的例题和解题方法都是在课堂上重复讲过好几次了,基本上学生只要熟记就好,不需要考察你举一反三能力的强弱。
  但高中数学不一样,由于他的知识面相对来讲,较为广一些,这时候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就十分重要了,随着高考数学题型的不断变化——应用型题、 探究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自己本身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适应现在这个科技型社会。
  二、 数学学科初高中阶段的教学策略
  2.1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计划的修正
  教学观念本身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改变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自然新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指导教师开展新的教学方式,当然除了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理应再次制定相对应的学期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以方便指导学生上课。
  1、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初高中衔接的教材也更新换代了。新教材内容我们基本可以把他划分为这四大模块——“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探索”。新教材所涵盖的四大模块床底的教学思维恰好是初高中数学思维的衔接点,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预见性思维、反省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和启萌 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带着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⑴本题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我们以往学过的什么知识相似;⑵解决此类题型需要哪些知识;⑶解答此题可以运用那个知识点;⑷你能否就这类题型的解答提出个人的一些问题。
  2、化归思想方法的加强训练。化归思想方法在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的媒介。在初中数学教学时,我们习惯把深奥点、复杂点的问题通过层层剥茧,最后简单解决—其实这就是划归思想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再者:之前我在进行分式运算的教学环节时,便是让学生在进行分式运算过程中,先把每一个分式转化为除法算式,最后再进行运算。。对学生而言整式的加、减、乘、除是熟知的知识,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间接把化归的数学思想传递给了学生。
  3、重视数学知识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学生在进行一节或一章的知识梳理时,就会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适当的知识归纳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思维多向性发展,形成初步概念的知识网络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尝试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才能真的做到把知识读薄的目标。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初中数学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的共通点
  初中时期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二次函数,到高中学习的时候依然有,纵然如此,还是会因为初中时期二次函数的地位不够强大,以至于个别的初中小忽视了它,导致到了高中时期、高中的数学老师还要回过头来帮学生补上这一门功课关于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大值与最小值等方面的知识点。
  既然二次函数是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的重要中心点,就以二次函数为研究对象作为教学案例,关于如何做好数学学科初高中过渡与新内容之间的衔接。在此,我们自己要明白一点,数学初高中衔接需要面对一下几点:
  1、明确初高中阶段知识的过渡需要一段时间。
  2、授课教师的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需要即使更新换代。
  3.从初中跨入高中生涯、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活动都需要一段调整的时间。
  其次,明确二次函数的教学目标、知识点、关键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比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卓群.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4(2):169.
  [2]  王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修订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0
  [5] 李强.高中新教材中函数概念教学思想[J].数学通报,2007(5):33-35
  基金项目:2016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初高中六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