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作者】 康乐丽

【机构】 (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


【正文】一直以来,政治教学因其枯燥乏味,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且许多学生在观念中把它当成是一门副科。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理论性与抽象性的内容过多,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评价片面。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这种“填鸭式”教学,实际上是把书本知识强制性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于是政治课变得了无生趣,缺乏活力。本文针对如何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出以下观点:
  一、让政治课从理论化变得生活化
  许多学生都觉得政治课枯燥乏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味地死记硬背。针对这种现状,政治老师可以通过将政治课从理论化变得生活化,让政治知识真实化、形象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把政治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让学生懂得政治理论基于生活原型。
  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实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观察和分析政治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让政治课从理论化变得生活化,一是要设计富有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应把政治知识与生活事例相结合,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讲解政治知识,并教会学生把所学到的政治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媒体、网络等途径,大量汲取信息,应用于政治学习。我在进行政治教学时,经常从报纸、网络上寻找学生关心的话题,关注学生身边的热点小事,并运用于课堂讨论,帮助学生运用生活实例来理解政治观点。例如,当代中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个别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可以由网瘾现象引发学生对“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又如,中学生普遍存在攀比的心理,可以由炫耀名牌引发学生对“正确的消费观”进行思考;再如,有些学生热衷于穿奇装异服,可以由此引发学生对“如何看待审美问题”展开讨论。为了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政治教学应摆脱教条化、理论化,而教师应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快速学会理解政治、理解生活。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启发、学生提问、师生探讨”,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勇于向老师提问,乐于与老师交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但“敢问”,而且“会问”。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以来,传统教育让学生习惯于听信老师,而缺乏思考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发现问题要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标准。其次,通过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例如,在给学生讲商品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列举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购买的物品,不同的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上商品的概念,比较和判断黑板上所列举出来的物品是不是商品,并让他们互相讨论。那天,我故意穿了一件我母亲为我织的毛衣,在参与学生讨论的时候问他们“老师身上穿的这件毛衣是老师的妈妈送的,它也算商品吧?”立刻就有学生回答“不是”,我对回答了问题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就这样,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等方式,让学生们都很好地掌握了商品的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自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理论性、抽象性、意识形态倾向性较强是高中政治课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政治教学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指导和训练。当前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应付考试,简单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他内容则很少阅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阅读教材,如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为政治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重视单方面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自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高中思想政治理论性较强,担心学生自己阅读不能理解,于是就倾向于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正是因为很多教师有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但不采用阅读教学法,还对该教学方法有些抵触,觉得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讲授,从而导致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困难重重。因此,要想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阅读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充分重视学生自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给学生的阅读留足时间,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建立高效政治课堂,就是将现实生活与政治知识相融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到真识,从而激发学习动机,还能使学生在感到愉悦的同时学会自主构建知识,更深刻地理解生活,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并接受理论。在建立高效政治课堂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政治教学,方能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