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书写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方法

【作者】 黄志雄

【机构】 (英德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汉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一种表意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它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记录了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但是从高中阶段的书法教育现状来看:书法课总是徘徊在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始终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目确立在课堂上。
  关键词:书写教学;时代需要;高考需要;教学要求;教学方法
  汉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一种表意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它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记录了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但是由于小学、初中写字教学长期处于无教材、无教师、无课程的境地,再加上学生主观上的不重视,因此,小学生、初中生的书写训练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造成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书写能力相当差,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错字满篇。随着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校在写字教学上重视的程度不够,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
  总而言之,就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得写字教学被忽视,信息时代的到来又使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致使高中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等。笔者就书法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方法谈谈个人近年来在书写教学方面的一些感想与经验。
  一、写好汉字是时代的需要
  2017年2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到“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其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订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写好汉字是高考的需要
  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人文关怀的情感和文化底蕴;学习对文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拓展文化视野,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关注当代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掌握最基本的书法常识,能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汉字,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文科考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把汉字写好,要清晰、美观。”
  写好汉字对学好语文的直接帮助无须赘述,练习书法的过程必然会涉及抄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唐诗、一篇古文,这不恰恰就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吗?而且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会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写好汉字的练习过程就是一个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这些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三、写好汉字的教学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当中应该也必须要有每周至少一次的书法课,着重的是硬笔书法练习,学校也应该允许或是鼓励语文老师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当然这就要求学校要首先对语文老师进行相关专业的资质培训,使其能达到书法教学的要求,促使我们的语文老师至少能写工整的粉笔字、钢笔字,能向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笔划、书写的注意事项、执笔方法、汉字书写笔顺以及书写正确姿势等。在学生书写作业和作文时,字迹是否清楚、卷面是否整洁必须是评分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地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写好汉字的教学方法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学校应该在教室、过道、走廊、宣传栏、门柱、会议室等地悬挂一些书法作品,写一些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格言、警句或者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诗词、文章。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书法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师生共学,教学相长。
  书法艺术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所以老师要自己带头示范,经常开展书写比较、讨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老师的书法实践不但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而且自己的书写水平也会在这个实践过程得到很好的提升。
  3、学生互助,良性竞争。
  首先可成立书法学习小组,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会让练字变得不那么枯燥。同时要树立书法学习榜样,作为学习追赶的对象,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4、举办活动,激发热情。
  适当地开展一些比赛和展览活动,举行现场书法比赛可以使学生书写能力得到提高,胆量和意志也得到了锻炼,比赛过生,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示,学生受到了鼓励,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信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热情,也会更加坚定对书法学习的执着信念。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它博大精深,意趣高雅的艺术魅力而绵延数千年,雄视海内外令他人叹为观止。放眼未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总之,在高中学生当中开展书法课程,于已、于人、于家、于国、于文化、于民族、于社会、于时代,都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作为教育最前线的一名老师,我们要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面对现实,提高思想认识,创新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
  参考文献:
  [1]曾来德、王民德:《书法的立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王岳川:《书法身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3]陈国安:《语文教育心理学》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
  [4]许建新:《从写字到书法,与时俱进“全人教育”》  中华书局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