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的教学策略

【作者】 谭 玲

【机构】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实验幼儿园)


【正文】摘 要:幼儿教育是学生开始接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较为重要的时期,需要幼儿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主要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直接的影响着手工活动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提高幼儿手工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手工活动;教学策略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此时的幼儿教育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幼儿由于年龄小,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想法,幼儿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在手工活动教学中,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建立适合幼儿发展的手工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1.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1.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地摒弃传统幼儿教学思想,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手动活动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建立了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新课程改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1.2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手工活动在幼儿教学中的比例越来越多,家长与教师也充分的认识到了手工活动对幼儿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手工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教学资源与手工素材,教师悉心的引导幼儿进行亲自的动手制作,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己亲身的创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进一步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与思维,重点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其次,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手工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一项活动,大部分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中会显得较为吃力,在手工活动教学中,需要在模仿教师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的创新,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手工教育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2.幼儿教学中提高手工活动的教学策略
  2.1因材施教
  在课程的安排上。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完善,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心理活动状态,按照幼儿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方式。幼儿园的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此时的幼儿思维方式与动手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先天动手意识不强,动手能力有限的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中显得尤为吃力,这是幼儿教师需要给予幼儿语言的鼓励,并且耐心的引导基础较差的幼儿进行手工的制作,针对基础较差的幼儿需要加入更多的精力。在手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从基础的为手工制作涂色,到制作手工模型,最后自主的完成手工制作作品,需要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给幼儿足够使用的时间。在手工活动教学中,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师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手工制作方式,激发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幼儿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例如幼儿教育将手工制作需要的纸张进行裁剪,手工制作的形状可以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鸡等,首先引导幼儿对裁剪下来的纸张进行涂色,增加幼儿对颜色的应用与动手的实践,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裁剪,手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裁剪,最后,将裁剪的纸张进行粘贴、组合,完成自己的作品,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2合理开发资源
  手工活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将自身创作的思维加入到手工的制作中,表现出自己制作的手工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因此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足够的创作空间,拓展幼儿的思维思考方式,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到手工制作中。手工活动课的形式不应当是某种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资源,开发手工活动课程,从而让手工活动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对金钱的认识,教师想到了制作一个班级商店让学生通过参与买与卖的活动,了解金钱的简单意义。由于商店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收集一些材料,如饮料瓶、纸盒、糖果包装等,再结合班级现有资源,最后与学生一起制作商店。这种过程较为复杂,因此要更适合在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进行。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同时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2.3注重启发,引导创作
  手工课对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在进行手工操作时,幼儿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启发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创造。传统的手工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但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最终的作品都带有老师作品的影子。为了使手工活动教学更具创新特色,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快乐操作中获得进步。例如,母亲节就要到了,为了给妈妈送一个礼物,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教师也可以组织一堂手工活动课。首先老师要让幼儿对母亲节有一定的认识,再让幼儿表达出相对妈妈说的话,想给妈妈送上什么礼物,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创作了。在进行手工主题活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尽量准备多一点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制造出属于学生的作品。
  结语: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开展手工活动,需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出发,教学方法需要尽量满足幼儿的需求,摒弃传统教育理念,重视手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手工活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尽量的开发教学资源,注重幼儿的引导与启发,提高手工活动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利用手工活动培养中班幼儿的意志力探略[J].卢明月.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年07期
  [2]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幼儿手工活动更有效[J].张洁琼.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30期
  [3]借助手工活动,引领幼儿成长[J].包亚辉.知识窗(教师版)201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