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矫正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作者】 罗念梅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的子女便留在家里,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大量的“留守儿童”涌入城镇学校。我校位于城区,是一所城镇小学,交通便利。正是因为这样,就吸引了部分年轻的打工者,他们人在外地打工,但却选择把孩子放在我校就读。城市里条件好,诱惑就更多,加上这些“留守儿童”一年难见父母几面,大多由祖辈或亲友监护,更有甚者,直接把孩子放在“学生之家”等社会托管机构,只要他们吃饱,穿暖就行,根本没办法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不好,厌学情绪也很普遍。
  由于长期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及关爱,其中绝大部分学生远比其他学生更感到孤独,逆反心理更强,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更大的障碍,因此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乃至身心诸方面的健康发展。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习自觉性差、不遵守规矩、上课随意、容易走神等,有些学生甚至抄袭作业 、不交作业、旷课、逃学;也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自卑、敏感、孤独、冷漠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已成为学困生。我们对这些学生做过系统的调查。在调查中,教师们对这一群体的普遍评价是:不能主动、按计划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思考、不质疑、不讲卫生,常违反纪律,普遍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具体表现为:
  一、合作、交流的意识差。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这正是“留守儿童”的弱项。由于一直是独处,他们习惯了自己单独做事,或者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完成。长期养成的“衣来伸手”的习惯,让他们对合作有着天生的抗拒心理;即使合作了,也是“应景”之作,不是发自内心的。交流则更是他们的弱点。看似幸福的生活背后是”、“留守儿童”对于交流的渴望。
  二、自觉性差。课堂上,有的“留守儿童”往往能认真做好作业,而家庭作业往往错误率奇高,究其原因就是学习自觉性差的问题。小学生天性好动,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如果没有父母的监督、检查,他们就不能自觉的进行学习,更何况数学是一门马虎不得的学科,粗心是学习数学的天敌。所以在“留守儿童”的作业上出现许多错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 不够坚强,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由于长期不与别人沟通,“留守儿童”在很多时候,遇到困难都选择在困难面前低头。在数学学习上,难题的克服就意味着自己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有意志和决心,而这就是“留守儿童”所缺少的,也正是多数聪明的“留守儿童”成绩不拔尖的原因所在。
  同时,在多数“留守儿童”身上还表现出随意性强。上课易走神等不良习惯,这都与他们缺少交流,关爱有密切的关系。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第一、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不能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而亲属或委托机构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留守”家庭都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地家庭教育;其次、学校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再则、社会方面,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在“留守儿童”数学学习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上,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现在,“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本人就矫正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提一点肤浅的看法,仅供评述。
  一、 作为教师,要多关心这些无父母照料的“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重视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从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关心,多爱护,让他们感受到师长之爱;同时重视同学之间的模范作用,用好学生的言行去影响和改变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同学间的友爱。
  二、 多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获得自信心。同时号召周围的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觉到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自己,相信他们会努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
  三、 针对“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数学学习习惯,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纠正,使他们在集体的影响下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每周可进行“行为之星”评比,每学期进行“优秀行为规范学生”树立典型,让留守儿童亲历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促进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四、 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而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因此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建立班级群等形式,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其的健康成长。
  总之,要矫正留守儿童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相互配合。如果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教师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相信这些幼小的心灵一定会在我们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