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裴 玮 于晓娟 郭明华

【机构】 (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


【正文】摘 要:导学案的运用可以帮助初中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进一步加强师生间教与学的连接,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导学案;阅读;英语教学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阅读课的重要性显得十分突出,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在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校开展了让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水平,因地制宜地编撰导学案,并将导学案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导学案的运用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尤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尤为显著。
  二、教学研究
  2.1研究目的
  本次使用的导学案是我们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水平,因地制宜地编撰导的,每课时均由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课堂达标、课后提升和课后反思这六个模块组成。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们养成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阅读课教学中使用导学案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模块是为学生们在阅读课前进行预习而准备的,课堂探究和课堂达标模块则是为了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和检测学习结果而设计的,课后提升和课后反思模块的编撰是为了让同学们课后进行复习和提升自我能力的。
  2.2研究对象
  从七年级十五个班级中随机抽取3个班级,再从3个班级中抽取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3研究方法
  抽取上学年未进行导学案时,3个班学生的期中检测成绩,统计10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让本学年七年级学生完成上学年的阅读题,再抽取3个班的学生的成绩与上学年的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对比。每班抽取50名学生,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2.4研究统计
七年级三班

























七年级五班























七年级十五班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明显的看出运用导学案教学以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教学结论
  导学案是我们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对当前教学目标进行了细致地研究,以单元教学内容为重点,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水平增加了相应的知识,使得导学案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水平,因地制宜地编撰导学案,可以把单词、语法等知识融入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去,为学生们自主地阅读扫清语言障碍,可以使学生增加学英语阅读的兴趣。
  导学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身思考去实现对问题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堂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了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主动地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主动的去读,在阅读中体验阅读和掌握知识的快乐。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资源提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评价者,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地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使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学”与“导”。只有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向着自发学习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显著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导学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评价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环节需要学生在阅读前解决一些单词、语法知识和阅读背景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在课前认真查阅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检查,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对预习中的难点巧妙点拨和指导,也能让学生们意识到预习作业是不可以敷衍的。课后提升部分更是教师检测学生们是否正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教师也能更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同时也为教师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任务和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晓利.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性和时效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
  [2] 王宇.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 学周刊,2015.
  [3]陈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课题《初中英语Section B(2b)阅读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70本文系课题《初中英语Section B(2b)阅读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