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 徐国辉

【机构】 (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里开小学)


【正文】摘 要:作为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为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我们研究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希望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新课程的设计,不仅是对新教育理念及目标的反映,也是学校及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理念,是学生接触学习数学知识的开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
  对于学校及教师而言,有效教学是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目标,其宗旨在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方式单一
  整体而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基本遵循传统教学,大多局限于数学教材,教师也仅仅以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并开展课堂教学。而小学生活泼多动,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小学生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不仅影响了考试成绩,还限制了学生开阔眼界。
  (二)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基本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主动输送,学生被动接受,师生间缺乏互动,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主动探索的兴趣,这也是教学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一个过程,正是通过课堂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和眼界的开拓。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间缺乏了连接纽带,学生缺乏应有的激励,而教师则无法正确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而很难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1]。
  二、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要求学生主动预习和复习,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更容易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学生手中,教师则重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更加完善地掌握知识。如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一课中,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然后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是如何用表格及图示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完成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快乐地掌握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协同作用,还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数学竞赛、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及竞争意识。如在小数知识的学习中,可以进行数学游戏,如买书花了8.05元,让学生在7-9元中猜测一下,看看谁的答案更接近,通过游戏过程让大家学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并让大家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2]。
  (三)激励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和老师联系起来。一方面,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在平时作业或考试中,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不能过分批评指责,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再提出解决方法,表现较好的同学,则要对其成绩给予肯定,同时还要督促他们再接再厉,不可骄傲自大。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3]。
  (四)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一方面,学习要对小学数学老师开展培训和学习,加强对新课标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定期检查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教学评价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教学主题,丰富教学方式,完善课堂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共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16,06:10-11.
  [2]梁信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6,13:120.
  [3]邓丽萍.刍议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