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作者】 梁廷旺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第二小学)
【正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作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而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激发;良好;读书;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作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作家罗.达尔在他的《奇异的巧克力工厂》一书的前言中说“童年是这样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既有可能养成好习惯,也有可能养成一些坏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可能终身保持,并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安慰。”这个看法应该对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有很大的启发,它说明了从小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那么,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爱听——教师读给学生听。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读给他们听。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多识字的欲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更是急剧升温。
二、积极动脑的习惯。即口诵心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问题。要把文章读懂,理解文章的内容,平时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多采用图画,实物,语言等直观手段,是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加强读的习惯,培养语感,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三是语气直观,创设情境,启发想象,通过语言形象的描述,开拓思路,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具体的情境,从而理解抽象和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四是通过恰当的提问,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疑难,并善于通过阅读、思考、议论而解答疑难,养成默读、朗诵的良好习惯;五是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带着问题问题听课,带着问题读书,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动脑筋。
三、勤于动手的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看书、读书时能够使用工具书。如:利用字典自己查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词典自己查找不理解的词语。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做一些摘记或读书笔记,对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圈画出来的内容多读读,并进行比较,有些还可以鼓励学生调整词语位置,或者组成新的句、段或文章。
四、广泛博览的习惯。即认真看课外读物。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喜欢读故事书、刊物杂志等,有些教师认为这是不好好学习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件好事,这就要看我们教师如何引导。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向学生讲明道理,交给他读书方法,让他们学会读一些有意义、思想健康的好书,并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从中汲取营养,汲取精华,以备自己写作之用。另外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课外的读书活动,以此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五、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的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老师的训练和指导下,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如何阅读一本书》
关键词:培养;激发;良好;读书;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作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作家罗.达尔在他的《奇异的巧克力工厂》一书的前言中说“童年是这样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既有可能养成好习惯,也有可能养成一些坏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可能终身保持,并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安慰。”这个看法应该对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有很大的启发,它说明了从小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那么,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爱听——教师读给学生听。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读给他们听。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多识字的欲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更是急剧升温。
二、积极动脑的习惯。即口诵心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问题。要把文章读懂,理解文章的内容,平时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多采用图画,实物,语言等直观手段,是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加强读的习惯,培养语感,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三是语气直观,创设情境,启发想象,通过语言形象的描述,开拓思路,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具体的情境,从而理解抽象和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四是通过恰当的提问,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疑难,并善于通过阅读、思考、议论而解答疑难,养成默读、朗诵的良好习惯;五是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带着问题问题听课,带着问题读书,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动脑筋。
三、勤于动手的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看书、读书时能够使用工具书。如:利用字典自己查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词典自己查找不理解的词语。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做一些摘记或读书笔记,对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圈画出来的内容多读读,并进行比较,有些还可以鼓励学生调整词语位置,或者组成新的句、段或文章。
四、广泛博览的习惯。即认真看课外读物。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喜欢读故事书、刊物杂志等,有些教师认为这是不好好学习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件好事,这就要看我们教师如何引导。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向学生讲明道理,交给他读书方法,让他们学会读一些有意义、思想健康的好书,并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从中汲取营养,汲取精华,以备自己写作之用。另外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课外的读书活动,以此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五、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的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老师的训练和指导下,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