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音乐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 焦 杰

【机构】 (陕西省兴平市西吴初级中学)


【正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众多新观点、新方法推陈出新的今天,学生是否得到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已成为我们的普遍共识。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我认为: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地创设课堂情境、灵活地运用课堂语言、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等方面下功夫。
  一、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输出的流动过程。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这一流动过程的有效度,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期目标。为了更好的把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方向,了解本册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开学之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了一份详细而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2、根据学期目标制定课堂目标。每堂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质内容,而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如在制定人音版第九册第一课中《清晨》的教学目标时,根据第一课歌颂清晨的美丽景色,启示学生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总体目标,我通过制定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各部位感受,边听边打节拍或指挥的方式,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朝景美;并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
  3、根据课堂目标制定环节目标。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在人音版第五册《桔梗谣》一课中,我在处理歌曲环节中,让学生积极的分组讨论:“说说你对朝鲜族的了解”,并且找一名朝鲜族学生到前面表演,然后其他学生模仿。学生参与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
  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还包括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教学环节。由于音乐教师教授的班级比较多,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音乐教师应具备灵活调整教学环节的良好素质。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设计人音版第九册《堆雪人》一课时,我以“雪娃娃”的故事情境展开教学。通过寻找“开门暗语”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终达到学习歌曲的目标。整堂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玩的不亦乐乎、学的更是轻松惬意。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课堂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四、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音乐课堂上,我运用最多的是“老师听到几句唱得很不好”“还不太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学生在这种语言的引导下变得有些失去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欣赏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歌曲没学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五、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着几点原则:
  1、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
  2、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选择和创新成果。
  3、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参与,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艺术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视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