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乡土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探索
【作者】 张 谊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 摘 要: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巧用资源,激发学生情感”,“巧用资源,提升学生自信心”,“精心创作,表达情感”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期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品德教育、励志教育,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乡土资源;整合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学生是否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判断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标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在培养学生情感教育,深化品德教育、励志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接受信息教育的方法不当;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不当,一些儿童不宜的网络图片、报导信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现象,在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充分利用家乡的企业家成长轨迹、今日的辉煌和现实成就等资源,进行小学生情感、品德、励志的培养,具体阐述如下。
一、巧用资源,激发学生情感
家乡企业家的创业的故事和他们成长的历程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感动和熏陶的最好资源。利用这一难得的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尝试。于是,课堂上通过学生搜集家乡企业家的创业的故事,了解家乡企业家的生平事迹、生活故事和现实成就;通过课堂交流,多方面地认识家乡企业家,感悟到家乡企业家对生活的热爱、对企业的开拓与坚韧,对自身不断的提高和对社会的奉献。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品德教育、励志教育,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例:网上搜索《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利用关键字找到网站,那么怎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中都学有所获呢?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创业历程,然后通过媒体广播展示给全班同学。
(这是针对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操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设计的目标,目标是让他们尽量在本堂课中能把“用关键字查找信息”所学“消化”。)
【方案二】做一做:把你找到的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和他的人生感悟下载下来,进行阅读。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扎实,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两个层次进行练习和对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家乡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现实的成就。引导学生探求企业家在青少年时期和创业道路上真实的生活画卷就能启迪当代青少年确立目标,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巧用资源,提升学生自信心
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对技术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应用思想方法的渗透,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充分利用社会有益资源,力图从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获取有益知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用学生能用多种手段展示出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第三册《小报编辑》,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word 对图片和文字进行编辑”,熟练获取网上文字与图片信息。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说一说:《三江弄潮儿》主人公的事迹,可以把你查到的网页放到“收藏夹”里,然后通过媒体广播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这是针对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操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设计的目标,让他们通过展示提升自信心)
【方案二】写一写:当你查到你喜欢的主人公时,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网页“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并进行简单的排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展示。
(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已经学过Word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编排能力,对于从网上“复制”文字到Word文档已掌握)
【方案三】做一做:当你查到你喜欢的主人公时,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网页和图片“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进行排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上台展示。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扎实,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信息技术”为“生活中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精心创作,表达情感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实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笔者依托主题教育《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足迹》这一社会有益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向甬上企业家们学习并勇于在展现自己。
例:制一张“‘三江弄潮儿’走进我心里”励志名片”
以小组合作方式,并通过比较与评价,选出最佳作品,展示到学校橱窗上。
活动过程:
1、分组:以3——5人为一组
2、确定主题
3、小组分工设计励志名片
4、收集整理和处理素材
5、设计制作
6、展示与评价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结合乡土资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将生动的课外调查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学会围绕一个主题,处理信息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乡土资源;整合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学生是否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判断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标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在培养学生情感教育,深化品德教育、励志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接受信息教育的方法不当;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不当,一些儿童不宜的网络图片、报导信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现象,在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充分利用家乡的企业家成长轨迹、今日的辉煌和现实成就等资源,进行小学生情感、品德、励志的培养,具体阐述如下。
一、巧用资源,激发学生情感
家乡企业家的创业的故事和他们成长的历程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感动和熏陶的最好资源。利用这一难得的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尝试。于是,课堂上通过学生搜集家乡企业家的创业的故事,了解家乡企业家的生平事迹、生活故事和现实成就;通过课堂交流,多方面地认识家乡企业家,感悟到家乡企业家对生活的热爱、对企业的开拓与坚韧,对自身不断的提高和对社会的奉献。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品德教育、励志教育,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例:网上搜索《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利用关键字找到网站,那么怎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中都学有所获呢?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创业历程,然后通过媒体广播展示给全班同学。
(这是针对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操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设计的目标,目标是让他们尽量在本堂课中能把“用关键字查找信息”所学“消化”。)
【方案二】做一做:把你找到的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和他的人生感悟下载下来,进行阅读。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扎实,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两个层次进行练习和对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记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主要业绩、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家乡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现实的成就。引导学生探求企业家在青少年时期和创业道路上真实的生活画卷就能启迪当代青少年确立目标,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巧用资源,提升学生自信心
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对技术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应用思想方法的渗透,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充分利用社会有益资源,力图从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获取有益知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用学生能用多种手段展示出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第三册《小报编辑》,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word 对图片和文字进行编辑”,熟练获取网上文字与图片信息。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说一说:《三江弄潮儿》主人公的事迹,可以把你查到的网页放到“收藏夹”里,然后通过媒体广播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这是针对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操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设计的目标,让他们通过展示提升自信心)
【方案二】写一写:当你查到你喜欢的主人公时,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网页“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并进行简单的排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展示。
(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已经学过Word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编排能力,对于从网上“复制”文字到Word文档已掌握)
【方案三】做一做:当你查到你喜欢的主人公时,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网页和图片“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进行排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上台展示。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扎实,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信息技术”为“生活中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精心创作,表达情感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实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笔者依托主题教育《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足迹》这一社会有益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向甬上企业家们学习并勇于在展现自己。
例:制一张“‘三江弄潮儿’走进我心里”励志名片”
以小组合作方式,并通过比较与评价,选出最佳作品,展示到学校橱窗上。
活动过程:
1、分组:以3——5人为一组
2、确定主题
3、小组分工设计励志名片
4、收集整理和处理素材
5、设计制作
6、展示与评价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结合乡土资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将生动的课外调查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学会围绕一个主题,处理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