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

【作者】 夏 楠

【机构】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小学)


【正文】每位数学教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可以运用的。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
  我们知道,思考就要开动脑筋,就是说必须动脑子。这里有一个愿不愿意动脑子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主动思考这把锁打开呢?最好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一是要精心预设,把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他们肯于动脑,乐于思考;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如教“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以游戏形式,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不做除法,可以知道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再如教“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判断出可不可以被3整除。从1数20的游戏,每次都是老师赢,老师只要跟一个学生耳语交代20秒钟,就可以代替老师赢全班同学。以上的三个例子,都蕴含着数学有着神奇的魅力,学生一听感到十分好奇,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了学习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找规律,求结论。这种由好奇心引出的求知欲望,就是通过激起学习情趣,促发学生产生灵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总之,在引入新课时,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就能使教师后面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展现出来。
  二、坚持思维扩张训练,从一点想开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由于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度和积极性都不高,思维的项度和水平也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六年级数学中有这样一个素材: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由这个素材能想到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①男生占全班的3/5;②全班同学分成5份,男生占3份,女生占2份;③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2,男生与全班的比是3:5,女生与全班的比是2:5;④全班的人数是5的倍数,男生人数的3的倍数,女生人数是2的倍数;⑤女生是男生的2/3,男生是女生的1.5倍;⑥男生比女生多1/2,女生比男生少1/3;⑦假如班级只有5个人,那么男生是3人,女生是2人……当然答案是非常多的,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能够想出3个答案就算水平不错了。
  坚持长期的数学思维扩张训练,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孩子们有了充足的思考力,打造实效甚至高效的课堂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三、提倡质疑问难,启发探讨释疑,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动力
  质疑问难应该是对师生双方面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的问题是宝贝距离小明的左脚3米。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知道了,宝贝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圆形,课堂总结的时候,教师追问,宝贝一定在以小明的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吗?(答案是整个球体的位置都可以)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课件出示4个一模一样的苹果,学生明确,1个苹果是这4个苹果的1/4 。课堂总结,教师追问,一个苹果一定是这4个苹果的1/4吗?(答案是不是1/4,这只是相对意义上的1/4)那么要想得到真正的1/4,你有办法吗?(可以榨成果汁,可以压成果泥)。教学等可能性一课时,出现利用啤酒瓶盖无法公平决定谁去看球赛这一问题时,教师追问,那怎么办,就可以公平了呢?(展开)(将瓶盖砸平)这些问题的追问,其实是对学生的暗示:思考就应该追根问底。
  敢于质疑,敢于问难,其实是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实效的最好保证,试想,你有了一群这样的学生,还担心你的课堂会错讲,误讲吗?你拥有这样一群和你一起思考,一起成长的学生,会使你的数学课堂永远焕发着充满魅力的灵性。这样一群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仅使你的课堂有效,甚至会将其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无限空间!
  四、立足梯度训练,设置精彩习题,是提升学生思维的润滑剂
  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而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必须精心设计好练习。练习是考证一节数学课有效价值最为明显的体现。练习的设计要突出思考性训练,就会使解题练习在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课堂练习中进行变式练习,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好做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防止单调重复。解答问题时不要死盯着一处想,一处不通另辟蹊径,这方面不行另找一方面,否则习惯于从单一方向思考问题就会导致思想僵化,丧失变通的机敏性。平时我们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精彩纷呈的习题,在深化教学重点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其实,当我们放眼于课堂教学之外,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思维的魅力。鲁班造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其实就是类比的思想;曹冲称象,利用的是转化;司马光砸缸,是逆向思维的有效运用,开普勒喝啤酒,是以直代曲的思想;道旁苦李是反证法;大敦穴的发现就是归纳法;“二桃杀三士”体现的是抽屉原理。
  对于教师,如果认识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努力去实践,去思考,那么,不仅他的课堂会有效,会充满灵性,说得再大一些,甚至会给学生们一个有效的人生思考!
  数学教师们,让有效的思考成为数学课堂的永恒话题;让有效的思维训练,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