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心里话本
【作者】 张凯凤
【机构】 (黑龙江富裕县友谊乡中心学校)
【正文】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14年。在这十四年的工作经历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前提之一是:重视业务提升—学高为师、重视品行修炼—身正为范、发展自我特长—展示个人魅力、呼唤理解—打好悲情牌,让学生看出老师不容易,看出需要帮助,需要学生自觉。前提之二是:了解学生特征,向师性、独立性。
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最让我头疼的,尤其是孩子到五、六年级,进入青春期阶段思想波动非常大,经常做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总是有一部分学生跟你对着干。针对此问题我尝试把日记本改成心里话本,这个小小的本子成了我与孩子心灵沟通的纽带,解决了孩子们的思想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下面我就将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
悄悄话写给我的朋友——心里话本(即学生日记)
悄悄话写给我的朋友(心里话本),讲透了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由此点明:爱,即因势利导,润物无声。
我就大胆的尝试把学生日记改成了心里话本,在日记上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了学生的内心活动、班级的动态、家庭生活问题等。当发现学生有什么不良行为时,我及时在日记上提出观点和意见。在我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星期六放假回家的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我终于‘刑满释放’走出了监狱的大门。”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头嗡的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是我在工作中无形的给孩子了什么压力,还是他的家里出了什么问题,一个个问号出现在我的头脑中,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孩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敢跟老师说,为什么把学校当成“监狱”。你可知道你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的,他们老了还指望你养活呢。你现在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忙吗?他看完日记后,主动来找我说明了原因,是因为他看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养牛、种地干活挣钱供他上学,就不想上学了,想辍学在家帮助爷爷;还有一个原因是上课有时听不懂,心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针对孩子的心理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同时也沟通其他任课教师多帮助他,在平时的日记中我也常鼓励他,表扬他,给他建立自信心。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辍学的想法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们六年级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心里产生了逆反,还有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青春期早恋等。我在学生的日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有话想跟你说,但又不知道该不该说。看后我马上给他写了一句:我们都已经是朋友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他这样写道:“我在上厕所的时候看见有大孩子在厕所里吸烟——”看见孩子的日记后,我思考了好一会儿,意识到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我们的孩子也会去学着吸烟。我并没有直接的在班级里讲不应该吸烟,有什么坏处等。我组织孩子们以“谈谈我对吸烟的看法”上了一节班会课。孩子们在朴实无华的探讨中,明白了道理。第二天孩子在心里话本上都写下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并表了决心。这样个人的思想问题集体讨论,使大家受益匪浅,提高了识别是与非、真与假的能力,增强了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经过这一年的沟通与交流,心里话本中的一篇篇日记就像一颗颗透明的心灵,成了学生流露真实情感和对生活思考的天地。是心里话本,缓解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些紧张的局面,让我们彼此信任,互相理解。我班的很多学生不由自主的在日记中称我为“妈妈”,真诚的向我吐露自己的心声,在生活中把我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他们很愿意在心里话本中跟我聊天,分享他们内心的故事。
心里话本成为了我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在这条纽带的牵引下我与学生的关系走得跟近了,帮助了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挖掘了潜能,增强了自信心。其实这条纽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抚平学生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一个热宝;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南针。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把我全部的爱献给我的学生,用我的心血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让这些美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
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最让我头疼的,尤其是孩子到五、六年级,进入青春期阶段思想波动非常大,经常做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总是有一部分学生跟你对着干。针对此问题我尝试把日记本改成心里话本,这个小小的本子成了我与孩子心灵沟通的纽带,解决了孩子们的思想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下面我就将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
悄悄话写给我的朋友——心里话本(即学生日记)
悄悄话写给我的朋友(心里话本),讲透了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由此点明:爱,即因势利导,润物无声。
我就大胆的尝试把学生日记改成了心里话本,在日记上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了学生的内心活动、班级的动态、家庭生活问题等。当发现学生有什么不良行为时,我及时在日记上提出观点和意见。在我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星期六放假回家的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我终于‘刑满释放’走出了监狱的大门。”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头嗡的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是我在工作中无形的给孩子了什么压力,还是他的家里出了什么问题,一个个问号出现在我的头脑中,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孩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敢跟老师说,为什么把学校当成“监狱”。你可知道你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的,他们老了还指望你养活呢。你现在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忙吗?他看完日记后,主动来找我说明了原因,是因为他看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养牛、种地干活挣钱供他上学,就不想上学了,想辍学在家帮助爷爷;还有一个原因是上课有时听不懂,心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针对孩子的心理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同时也沟通其他任课教师多帮助他,在平时的日记中我也常鼓励他,表扬他,给他建立自信心。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辍学的想法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们六年级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心里产生了逆反,还有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青春期早恋等。我在学生的日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有话想跟你说,但又不知道该不该说。看后我马上给他写了一句:我们都已经是朋友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他这样写道:“我在上厕所的时候看见有大孩子在厕所里吸烟——”看见孩子的日记后,我思考了好一会儿,意识到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我们的孩子也会去学着吸烟。我并没有直接的在班级里讲不应该吸烟,有什么坏处等。我组织孩子们以“谈谈我对吸烟的看法”上了一节班会课。孩子们在朴实无华的探讨中,明白了道理。第二天孩子在心里话本上都写下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并表了决心。这样个人的思想问题集体讨论,使大家受益匪浅,提高了识别是与非、真与假的能力,增强了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经过这一年的沟通与交流,心里话本中的一篇篇日记就像一颗颗透明的心灵,成了学生流露真实情感和对生活思考的天地。是心里话本,缓解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些紧张的局面,让我们彼此信任,互相理解。我班的很多学生不由自主的在日记中称我为“妈妈”,真诚的向我吐露自己的心声,在生活中把我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他们很愿意在心里话本中跟我聊天,分享他们内心的故事。
心里话本成为了我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在这条纽带的牵引下我与学生的关系走得跟近了,帮助了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挖掘了潜能,增强了自信心。其实这条纽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抚平学生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一个热宝;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南针。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把我全部的爱献给我的学生,用我的心血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让这些美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