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从抽象到形象开展拼音教学
【作者】 陈 莉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州东中心小学)
【正文】中国的文字,是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中国人要掌握好母语,学好汉语拼音是首要条件。因而,儿童在刚进入学校时,就必须从汉语拼音学起。可是汉语拼音字母只是一些单纯的符号,没有一定的意义,形状也很抽象,教学起来相当困难。对于刚接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些或圆或方的符号,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但是,此时儿童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形象的东西很容易记住,并可能形成永久性记忆。针对这个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就应该特别注意形象教学,使抽象的符号形象化,使呆板的教学灵活起来。
一、借助书上的插图
拼音中每个字母旁边都配有一幅插图。这些插图与字母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或表示它的读音,或表示它的形状,或者二者兼备。并且小学生对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个特点,我在教学形、音与字母联系密切的字母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中的事物,开头引导学生寻找与字母的相似之处,然后教学生朗读、识记字母。比如:教学a字母时,我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一个医生阿姨,一外扎小辫的小女孩)“他们在干什么?”(阿姨让小女孩张大嘴巴,检查她的喉咙)“那么大家张大嘴巴,看能发出什么音?”于是教室里传来一片“啊啊”的声音。接着我指导学生把字母a的音发的更加准确些,并联系“阿姨”一词来练习。当学生正确掌握读音后,我又引导他们观察小女孩的头部:“圆圆小脸,一根小辫”。然后学生描述,我在黑板上简要画出“a”,引导学生找出图画中与字母的相似之处。趁此机会教儿歌“圆圆小脸加小辫,合起来就是a、a、a”。这样,在插图的分析与字母的比较中,学生们就不难掌握a这个字母了,凡是字母的形、音与插图联系密切的字母,如:e、l、u、g、k、h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利用简笔画
简笔画在拼音教学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用简笔画将某些东西画出来,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字母,比如在教学字母p时,我先请学生想想他们洗完手后,要倒掉盆子中的水时,水是怎样从盆子里泼出去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做出泼水的动作。我请一个小朋友帮我把这个动作画出来,先画一个圆圈表示盆子,再画泼出去的水。水是从盆子的另一端泼出去的,要画在手的对面:“p”。于是一幅简笔画就画出来了,我又趁热打铁教出儿歌:“盆子泼水p、p、p”。边教边让学生在书桌上比划。于是,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便很快掌握了p的读音和形状,又不会和b、q、d这几个字母混淆,可以借助简笔画教学的字母有很多,如m、n、d、j、c、s、y等等。
三、借助实物教学
有些字母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相近,如果用实物与字母进行比较,学生的记忆会很长久,而且看到某事物就会想起某个字母。如:教学f和t这两个字母时,我借了一根拐杖到班上,并请了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老爷爷拄着拐杖走路。小朋友一瘸一拐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随即,我又指导学生观察老爷爷拄的拐杖,看拐杖的手把在上面还是在下面,于是“手把向上是拐杖”的结论又得出来了。我又教学生记住儿歌“手把向上拐杖f”,并反复练习;恰逢那天下雨,许多学生都带了雨伞来,我举起一把雨伞问学生:“这把雨伞像不像字母f?”学生们回答“不像”。“为什么?”“因为伞把是向下的。”我以赞许的口吻说“小朋友的观察力真强,因为伞把是向下的,所以这不是f,但它却与另外一个字母是一样的,那就是t,伞把t”,再引出儿歌:“手把向下伞把t”。这样,在实物的比较中,学生们很快掌握了f和t,容易混淆的两个字母就被牢牢地记住了。课余还不时听到他们念“拐杖f,伞把t”。
四、利用小故事
对于某些难记住的字母或拼音知识还可以编个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在区别ei和ie这两个字母时,我便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给学生们听。有一天,爷爷早上起来冷极了,于是爷爷赶紧穿上了衣服,(同时在黑板上板书ie)爷爷想,这么冷的天气,总要找点事干才行,干什么呢?爷爷想到了去砍柴,于是爷爷便唉哟唉哟地砍起柴来了。不久,爷爷感到热了,便把衣服脱掉了,丢在身后。唉哟唉哟地继续砍(同时板书ei)。爷爷可真是个勤快的人。根据这个小故事,我编了首儿歌来帮助记忆,“先穿衣服是爷爷(ie),脱掉衣服唉哟唉(ei)”由于有了故事作铺垫,学生区别起来便很容易了。
又如,在教学j、q、x与ǖ相拼时,开始学生总是记不住要去掉ǖ上的两点。后来我灵机一动,编了一个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有一条小鱼很喜欢交朋友,它去找公鸡交朋友,公鸡不喜欢它,还狠狠地啄瞎了它的双眼,小鱼伤心地哭了,公鸡看见小鱼伤心的样子,心里很愧疚,于是它和没有眼睛的小鱼成了朋友,随时帮助没有眼睛的小鱼。由于公鸡要打鸣,不可能随时照顾小鱼,于是请来了好朋友q、x帮助照顾小鱼,这样,和j、q、x在一起的小鱼就是没有眼睛的小鱼了。有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不再犯不去点的错误了。
五、利用数学知识记忆
语数相通,在汉语拼音中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如在区别b、q、g时,由于这三个字母不好区别,我便利用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来教学,“b像6,q像9,9字加弯g、g、g”。这样学生们也就容易掌握了。
使汉语拼音形象化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书上的插图
拼音中每个字母旁边都配有一幅插图。这些插图与字母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或表示它的读音,或表示它的形状,或者二者兼备。并且小学生对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个特点,我在教学形、音与字母联系密切的字母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中的事物,开头引导学生寻找与字母的相似之处,然后教学生朗读、识记字母。比如:教学a字母时,我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一个医生阿姨,一外扎小辫的小女孩)“他们在干什么?”(阿姨让小女孩张大嘴巴,检查她的喉咙)“那么大家张大嘴巴,看能发出什么音?”于是教室里传来一片“啊啊”的声音。接着我指导学生把字母a的音发的更加准确些,并联系“阿姨”一词来练习。当学生正确掌握读音后,我又引导他们观察小女孩的头部:“圆圆小脸,一根小辫”。然后学生描述,我在黑板上简要画出“a”,引导学生找出图画中与字母的相似之处。趁此机会教儿歌“圆圆小脸加小辫,合起来就是a、a、a”。这样,在插图的分析与字母的比较中,学生们就不难掌握a这个字母了,凡是字母的形、音与插图联系密切的字母,如:e、l、u、g、k、h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利用简笔画
简笔画在拼音教学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用简笔画将某些东西画出来,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字母,比如在教学字母p时,我先请学生想想他们洗完手后,要倒掉盆子中的水时,水是怎样从盆子里泼出去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做出泼水的动作。我请一个小朋友帮我把这个动作画出来,先画一个圆圈表示盆子,再画泼出去的水。水是从盆子的另一端泼出去的,要画在手的对面:“p”。于是一幅简笔画就画出来了,我又趁热打铁教出儿歌:“盆子泼水p、p、p”。边教边让学生在书桌上比划。于是,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便很快掌握了p的读音和形状,又不会和b、q、d这几个字母混淆,可以借助简笔画教学的字母有很多,如m、n、d、j、c、s、y等等。
三、借助实物教学
有些字母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相近,如果用实物与字母进行比较,学生的记忆会很长久,而且看到某事物就会想起某个字母。如:教学f和t这两个字母时,我借了一根拐杖到班上,并请了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老爷爷拄着拐杖走路。小朋友一瘸一拐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随即,我又指导学生观察老爷爷拄的拐杖,看拐杖的手把在上面还是在下面,于是“手把向上是拐杖”的结论又得出来了。我又教学生记住儿歌“手把向上拐杖f”,并反复练习;恰逢那天下雨,许多学生都带了雨伞来,我举起一把雨伞问学生:“这把雨伞像不像字母f?”学生们回答“不像”。“为什么?”“因为伞把是向下的。”我以赞许的口吻说“小朋友的观察力真强,因为伞把是向下的,所以这不是f,但它却与另外一个字母是一样的,那就是t,伞把t”,再引出儿歌:“手把向下伞把t”。这样,在实物的比较中,学生们很快掌握了f和t,容易混淆的两个字母就被牢牢地记住了。课余还不时听到他们念“拐杖f,伞把t”。
四、利用小故事
对于某些难记住的字母或拼音知识还可以编个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在区别ei和ie这两个字母时,我便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给学生们听。有一天,爷爷早上起来冷极了,于是爷爷赶紧穿上了衣服,(同时在黑板上板书ie)爷爷想,这么冷的天气,总要找点事干才行,干什么呢?爷爷想到了去砍柴,于是爷爷便唉哟唉哟地砍起柴来了。不久,爷爷感到热了,便把衣服脱掉了,丢在身后。唉哟唉哟地继续砍(同时板书ei)。爷爷可真是个勤快的人。根据这个小故事,我编了首儿歌来帮助记忆,“先穿衣服是爷爷(ie),脱掉衣服唉哟唉(ei)”由于有了故事作铺垫,学生区别起来便很容易了。
又如,在教学j、q、x与ǖ相拼时,开始学生总是记不住要去掉ǖ上的两点。后来我灵机一动,编了一个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有一条小鱼很喜欢交朋友,它去找公鸡交朋友,公鸡不喜欢它,还狠狠地啄瞎了它的双眼,小鱼伤心地哭了,公鸡看见小鱼伤心的样子,心里很愧疚,于是它和没有眼睛的小鱼成了朋友,随时帮助没有眼睛的小鱼。由于公鸡要打鸣,不可能随时照顾小鱼,于是请来了好朋友q、x帮助照顾小鱼,这样,和j、q、x在一起的小鱼就是没有眼睛的小鱼了。有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不再犯不去点的错误了。
五、利用数学知识记忆
语数相通,在汉语拼音中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如在区别b、q、g时,由于这三个字母不好区别,我便利用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来教学,“b像6,q像9,9字加弯g、g、g”。这样学生们也就容易掌握了。
使汉语拼音形象化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