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小学数学日记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作者】 芦满义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二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可以写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对自己所学数学内容进行总结,也可以反思自己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不足等等。数学日记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数学日记使学生从机械性、重复性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再是只会做题的奴隶。
  关键词:数学日记;教学实践;尝试
  在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间里,我发现20%学生缺乏学习信心,数学成绩不理想;40%的学生认为数学缺乏吸引力,甚至认为枯燥乏味,不易学好。这与数学课外作业题型单调有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完成一些练习性作业之外,没有养成思考与数学相关的生活问题的习惯。
  针对这一情况,最近两年,我尝试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日记,引入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中。尝试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能自主地选择课外作业材料,使他们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与人情味;让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或遇到的难题,也可以是对教师的建议或意见,通过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自主化的形式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让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联,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一、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1.写学习心得。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作业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发现等,都可以作为数学日记的内容。例如我班的数学课代表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第一节是数学课,昨天晚上我已经预习了老师要讲的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了记号。上课时,我对不理解的地方特别注意,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小组同学共同讨论,我弄懂了那个知识点。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做起来得心应手,而且全对了。这使我懂得课前预习的确很重要,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后我要重视各科的课前预习,使自己学习更轻松。”
  2.记录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难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在上数学课时,对老师讲解的例题听不明白、疑惑不解,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又不敢发问,也可以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课余时间给予个别辅导。
  3.捕捉创新灵感。学生在学数学、做数学作业时,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可能产生一种灵感,闪现一种顿悟,会有新发现、新想法、新主张、新方法、新创意等等,都可以写在日记上。
  4.记录探究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确定课程目标的时候,特别突出了“经历”二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与思考?仅靠课堂上短暂的、学生毫无准备的交流,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让学生把他们经历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我班郭敏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了课堂上自主学习时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新思路,非常有创意。
  5.写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又善于去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学生,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我班刘海成同学的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了自己陪妈妈到县城为爸爸买保暖内衣,应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根据各超市的优惠方法灵活选购的事情。日记真实而又有生活价值。
  6.畅谈对老师意见或建议。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我刚接手四年级时,学习委员雪儿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老师您布置的作业有点多,既有数学课本上的,又有数学练习册上的,实际我们早已经会做了,同学们为了应付作业,只好埋头快做。这样,做错的题就比较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您能否少布置作业,做到‘精益求精’,让我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个建议我立刻采纳了,学生作业量少了,成绩反而提高了。
  二、教师写数学日记,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数学日记,不拘泥于日记的一般形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数学札记”。数学札记主要以记录批阅学生数学日记的体会、心得和收获,是从学生的数学日记中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对知识产生新的感悟,或是根据学生数学日记中反馈的信息,对自己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教师的数学札记是对学生“数学日记”的一种总结、提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建立“思考题集锦”。我们用它来记录学生在日记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同时也是收集各种报刊、书籍、试卷中思考题的资料库。我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收集各类奥赛题、开放题80多道。这些记录成了我们辅导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活动的宝贵资料。如我们发表的《借蛋求蛋》、《一道没有数字的思考题》、《先买车再卸轮》等原题都是来自“思考题集锦”中。
  2.整理“疑难解答”。学生在日记中记录的不明白的知识点,我们在批阅日记时有的已经做出了答复,对其中比较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解答,我们将它整理并记录在自己的数学札记中,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因为这些疑难一般都是教材中的重难点。如我们根据学生日记中反馈的“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很容易出错这一信息,我们进行个别辅导,并将辅导的方法记录下来,后来这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四步曲”》发表在《学习报》上。
  3.写教学反思与教学随笔。这是大部分教师记录的一种数学札记,它与学生的“数学日记”关系不大,是实施新课改后教师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记录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得与失,以及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感悟等。
  总之,数学日记中不仅有孩子们的理性思考,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飘溢着奇妙的幻想,倾注了丰富的学科情结。作为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写的每—则数学日记。
  参考文献:
  [1]张岭:利用数学日志培养学生认真复习的学习方法。小学学数学参考,2012(3)
  [2]陈丽华:数学日记研究综述。教育科研,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