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情境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童卫猛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正文】摘 要:情境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小学体育;情境策略;应用
情境策略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激趣、诱思和煽情的作用,还是搭建平台的良好载体。由于其实效性强,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小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应用情境教学已成为我们创建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策略。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情境认识有偏颇,导致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实效性不强,没有把学生引向我们所需要的目标中来,出现了所谓的“伪情境”。“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更是不对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共商情境策略。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情境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一)形式上要具有新颖性。情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要给学生带来新颖感。小学生是爱奇的,没有新颖自然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当教师创设的情境在学生眼前展现时,就成为学生感知的刺激物。但如当呆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只有当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变化的特点时,才容易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从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要求出发,考虑如何设置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最重要的是创设的情境应不断更新,尤其是在传授同一个反复出现的教材时。例如,快速跑这个项目,小学各个年级都有安排,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新意。
(二)内容要具有生活性。体育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体育是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趣味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其目的就是说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去学习,去领悟,去锻炼,并获得成功,而生活本身是很生动具体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优美、新颖,并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使整个教学情境体现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比如,在教学耐久跑时,我们就可创设“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境,让学生受到了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的教育,又使学生克服了长跑的惰性,得到了耐力训练。
(三)过程上要具有情感性。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交流,而交流是情感的互述。因此,作为煽情的情境教学,自然就会在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这既是为了促使学生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和谐发展,又是为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因此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起的,他们的认识活动如能伴随着情感,就会更丰富、更深刻,也更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情感驱使下的主动发展过程。情境教学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且教师的语言、眼神对学生又都饱含着希望与期待,使教师的情感成为促使学生心理品质变化的因素。
二、情境创设的具体操作
(一)让音乐进入课堂——创设音乐情境。体育作为一种艺术,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节奏感强的音乐,能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达到减除疲劳、调节心境,催发运动欲望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将音乐置入体育课堂中,创设出音乐情境来。这样不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愉悦快乐。例如,在新课伊始时,我们可以播放有激情的进行曲,课堂中引进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使用进行曲,更能保证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全身充满动力,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渴望。在体育课进行到一半以后,建议播放轻快的乐曲,这样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运动所带来的疲劳得到很好的缓解。体育教学的过程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创建欢快轻松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发挥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体育游戏融入其中——创设游戏情境。教育学家卡罗琳曾经说到:“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是的,小学生都爱游戏的天性,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将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寓于其中,创设出学生乐于见闻的游戏情境。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快乐,同时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当然,也不能长时间只做同一种游戏,这样会让小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在体育教学课中开展的游戏要丰富多彩,让小学生对游戏产生好奇的心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根据教材中的技术动作编写一段顺口溜、歌谣或口诀,变成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边说边学习,边唱边学,也是游戏情境的一种良好方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情境。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录音、影像等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能带来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遇到比较繁琐的技术动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影片以及录像的慢放、静帧分析,对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分解,让学生从中更直观的发现技术动作的要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
总之,情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但这样好的效果,需要我们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中有精彩的生成,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以上几种操作在现实中只是常见的,其实还有很多创设方式,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但不论哪种方式创设,我们都要注重实效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而滥用情境策略,这样不仅分散了学生注意力,适得其反,还会影响效果的提升,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蔡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
[2]洪雅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年。
[3]李小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年。
关键字:小学体育;情境策略;应用
情境策略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激趣、诱思和煽情的作用,还是搭建平台的良好载体。由于其实效性强,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小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应用情境教学已成为我们创建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策略。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情境认识有偏颇,导致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实效性不强,没有把学生引向我们所需要的目标中来,出现了所谓的“伪情境”。“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更是不对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共商情境策略。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情境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一)形式上要具有新颖性。情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要给学生带来新颖感。小学生是爱奇的,没有新颖自然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当教师创设的情境在学生眼前展现时,就成为学生感知的刺激物。但如当呆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只有当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变化的特点时,才容易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从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要求出发,考虑如何设置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最重要的是创设的情境应不断更新,尤其是在传授同一个反复出现的教材时。例如,快速跑这个项目,小学各个年级都有安排,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新意。
(二)内容要具有生活性。体育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体育是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趣味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其目的就是说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去学习,去领悟,去锻炼,并获得成功,而生活本身是很生动具体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优美、新颖,并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使整个教学情境体现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比如,在教学耐久跑时,我们就可创设“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境,让学生受到了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的教育,又使学生克服了长跑的惰性,得到了耐力训练。
(三)过程上要具有情感性。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交流,而交流是情感的互述。因此,作为煽情的情境教学,自然就会在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这既是为了促使学生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和谐发展,又是为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因此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起的,他们的认识活动如能伴随着情感,就会更丰富、更深刻,也更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情感驱使下的主动发展过程。情境教学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且教师的语言、眼神对学生又都饱含着希望与期待,使教师的情感成为促使学生心理品质变化的因素。
二、情境创设的具体操作
(一)让音乐进入课堂——创设音乐情境。体育作为一种艺术,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节奏感强的音乐,能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达到减除疲劳、调节心境,催发运动欲望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将音乐置入体育课堂中,创设出音乐情境来。这样不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愉悦快乐。例如,在新课伊始时,我们可以播放有激情的进行曲,课堂中引进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使用进行曲,更能保证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全身充满动力,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渴望。在体育课进行到一半以后,建议播放轻快的乐曲,这样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运动所带来的疲劳得到很好的缓解。体育教学的过程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创建欢快轻松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发挥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体育游戏融入其中——创设游戏情境。教育学家卡罗琳曾经说到:“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是的,小学生都爱游戏的天性,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将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寓于其中,创设出学生乐于见闻的游戏情境。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快乐,同时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当然,也不能长时间只做同一种游戏,这样会让小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在体育教学课中开展的游戏要丰富多彩,让小学生对游戏产生好奇的心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根据教材中的技术动作编写一段顺口溜、歌谣或口诀,变成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边说边学习,边唱边学,也是游戏情境的一种良好方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情境。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录音、影像等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能带来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遇到比较繁琐的技术动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影片以及录像的慢放、静帧分析,对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分解,让学生从中更直观的发现技术动作的要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
总之,情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但这样好的效果,需要我们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中有精彩的生成,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以上几种操作在现实中只是常见的,其实还有很多创设方式,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但不论哪种方式创设,我们都要注重实效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而滥用情境策略,这样不仅分散了学生注意力,适得其反,还会影响效果的提升,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蔡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
[2]洪雅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年。
[3]李小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