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智慧的缺失与重构

【作者】 孙新雯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实践智慧的发展与提升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更为多元,要注重对于学生软性素质的综合培养。其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这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基石。此外,教学模式的多元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智慧;缺失;重构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智慧的发展与提升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本文从实例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智慧的缺失,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重构策略。
  一、实践智慧的指导作用
  实践智慧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智慧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透过生活实践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例如,从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图形与图案,这样,当学到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知识时学生们已经从生活体验中获知了相关的实际经验。其次,对于知识的实践也是实践智慧的一种直观体现形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解题过程,这是典型的展开知识应用与知识实践的阶段,也能够考察学生们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此外,对于思维能力的实践也很重要,随着数学学习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们会直接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还能够辅助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实践智慧充分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
  二、实践智慧的缺失
  1. 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目标单一是阻碍学生的实践智慧发展的最直接因素。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很看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进而会忽略对于学生各方面软性素质的培养与锻炼。这种教学思维是很不可取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展开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只有以这样的教学理念为支撑才能够更高效的展开课堂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当下的许多小学课堂中教师们却并不具备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单一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实践智慧的发展与提升。
  2. 学生思想固化
  在教师单一的教学目标与并不合理的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必然会造成学生思想的固化,学生的头脑并不灵活,思维能力也很局限,这些都会进一步制约学生实践智慧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太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的引导启发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固化,在僵化的思维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肯定会受到限制,数学学习效率也会非常低下。
  3. 教学模式不够多元
  教学模式的单一是当下许多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最直接导致因素,这也是制约学生实践智慧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不仅难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很低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知识实践能力也得不到体现,这些不仅有碍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也会制约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才能够给学生们营造出更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对于知识与思维的实践。这些都是发展学生实践智慧的直接渠道,然而,鉴于当下许多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个发展渠道也受到了阻滞。
  三、实践智慧的重构
  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让学生的实践智慧得到培养与提升,这必须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设计上做出积极革新。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于各类数学概念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们逐渐形成数学基础,这些内容的教学也能够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能够在看问题时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与角度。在概念教学中想要深化学生们的实践智慧,这首先需要教师们“教活”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让概念的讲授过程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们理解与接受。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概念教学的发散与延伸,让学生们能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为准确与透彻。这些都是好的概念教学的教学思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形成的教学设计必然能够让学生的实践智慧更好的得到培养与锻炼。
  在学习《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对于“分米”与“毫米”形成更有效的认知,这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与启发。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能够为本次课程的概念认识提供铺垫。在课堂上我首先会向大家提问:老师手上有一张纸条,如果要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学生们纷纷思考起来,脑海里也在不断形成各种答案。这时,我继续向大家问道:你们能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吗?鉴于大家对于厘米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实践任务。随后我对大家说道: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可以用dm来表示。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根长1分米的纸条,牢牢把这一分米的长度记在心里。就这样,透过从厘米到分米的过渡,学生们很好的认识了分米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展开对于毫米的教学: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所学的知识量一量咱们的数学书的厚度。不少学生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那就是毫米,可以用mm来表示。就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实现了对于本次课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智慧也在一点点得到构建。
  2. 鼓励学生思维的发展
  实践智慧最重要的组成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具备,学生的思维水平不仅会直接觉得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决定因素。关于定理的教学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定理都不复杂,然而,对于这些定理需要学生们对其有准确的理解与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定理的教学发挥实效。同样,教师在选取这些定理的阐述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层面,教师要尽可能的简化知识点,同时,从生活中找到这些定理的体现实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将会起到很直接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教学策略的一种非常直观的体现。
  《平移和旋转》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与分辨是这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在展开这两个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以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我会让学生们先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同时,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普遍现象。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简单界定,并且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像缆车、滑滑梯都是平平的直直的运动,叫平移,用符号―表示;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都是围着固定点做圆周运动,叫旋转,用符号?○?表示。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都很容易接受,对于相关定理的认识也在慢慢形成。小学数学课本中学生们接触到的一些定理都并不复杂,然而,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智慧,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们恰当的指引,让大家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宽与延伸。
  3. 教学模式更为多元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积极,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以解题教学为例。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好的例题教学中同样能够让实践智慧的培养很充分的得到落实。在解题教学时关于题目的设置很重要,教师不仅要考察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考察学生的基础数学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要让学生们透过对于知识的实践不断深化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我经常会给学生们设置只列式不计算的思考题:
  1)某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75人,比原来少45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2)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多少小时,这辆汽车就可以到达乙地?
  3)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滚筒直径1.2米,长1.5米。现在滚筒向前滚动120周,被压路面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
  这类习题非常凸显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察,能够让学生们专注于思考过程,并且可以全民展开对于知识的实践,是对于大家实践智慧与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
  总之,想要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实践智慧的重构,这首先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更为多元,要注重对于学生软性素质的综合培养。其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这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基石。此外,教学模式的多元不仅能够极大的推进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发展与锻炼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黄建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初探[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0年Z3期 
  [2]徐晓华.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05期 
  [3]刘艳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19期 
  [4]李珊.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数学经验[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1年01期
  [5]朱庆梅.从生活中感受数学[J]. 新课程(下) 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