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校长的管理艺术

【作者】 聂连才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簧学中学)


【正文】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首先就要评论他的校长。”因此校长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就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学校的各种事务,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同时还要善于学习,不断进取,以卓越的优秀品质为基础,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序。本文从提升办学品味和办学质量的目标角度,针对校长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学校长;管理艺术;制度;修养;素质;作风;理念
  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我国学校现行的领导管理体制所明确的“全面负责学校工作”的一校之长,应自觉与时俱进,主动应对。为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作为校长必须不断地学习管理理论,总结管理经验,探索管理艺术;必须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不断进取,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品牌来经营。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得到很好的落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
  一、始终站在教育发展最前沿——把握决策维度。
  好校长是学校之魂,有较高决策水平、善于出“点子”,是校长必不可少的素质,必须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必须把握决策的三个维度:问题、权限和时机。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学校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了解管理对象的新需求以及教育对象的新特色,调动周围一班人以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听同行的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合实际,才能在工作中真正起到领导作用。
  有专家指出:“一所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是校长的观念、教师的素质”,校长观念的转变、更新和领先,往往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学校管理上台阶的动力。中学校长要满怀信心地理智地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和纠正,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拓宽自己的管理工作视野,抢占教育市场的先机。只有坚持以“创新”、“率先”作为管理动力,才能积极稳妥地处理教改中出现的新课题,才能使学校在未来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权,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讲求协调艺术。
  校长是学校的统领,搞好“协调”是校长的工作内容之一,掌握协调艺术是校长内在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中注意内外、左右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关系,求得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形成全力支持学校、办好学校的合力。“协调”是人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校长能将所有的关系协调好,学校就有活力、就有发展前途!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其他一切工作都得服从教学这个中心;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同样必须按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高效率、高质量、合法地来开展。所以,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的学校管理理念题中应有之义。实行以人为本,能使师生员工意识到领导与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利于竞争的管理机制——注重以才用人
  学校的工作同社会其它工作一样,用好人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普通中学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做了很多改革,但在用人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即教师职业“身份制”和职务聘任的“终身制”。教职工只要踏入学校的大门,就相当于拿到一张“护身符”,尽管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低,有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或责任心不强,但在“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下,学校仍不得不养起来,致使学校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在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上,只要晋升上去就不能降下来,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传统封闭的用人制度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今解决“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成为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校长在用人上既要注重“才”,更要注重“德”,真正做到用好一个人,配好一班人。从教学理论上深挖,从教学基本功上下工夫,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校长要为教职工做实事,真正把教职工的困难视为肩上的重负,做到工作服务两手抓,让教职员工满意。作风务实是校长觉悟和水平的直接反映,校长首先要做有影响、能带动全局的大事,还要建立一个动态的有利于竞争的管理运行机制,校长既是领航人也是掌舵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有生机活力的工作态势。
  四、经常反思自身的管理行为——提高创新意识。
  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校长,首先应成为创造型人才。校长应着眼于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更新知识,成为专家型、创新型校长。面对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加快,校长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接受信息,加工、整理信息,使自己始终站在发展教育理论的前沿。校长作为全校最高管理者和主要决策者,得益于知识渊博、储备丰厚和对业务的精通。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紧紧依靠全校教职工,群策群力,上下一心,这是办好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也是一项“人心”工程。要做好这项工程,校长要做到既“勤”又“恳”,既及时又诚恳,方能凝聚人心,燃起热情,焕发力量。一年来,我能做到尊重学校的每个中层领导,尊重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工,经常主动地、诚恳地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办事努力体现公正、公平和公开。学校一方面坚持“制度第一,人文关怀”的现代管理思想,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通过多种渠道自觉地接受教职工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的导航员,要使学校这艘满载着教师、家长和孩子们期望的船能够驶向希望的彼岸,就必须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积极调整自我意识,用宽阔的胸怀容人、容言、容事,做到以情生威、以德增威、以才胜威,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好校长。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各样的管理事件是我们反思自身管理行为和理念的出发点,也是我们验证自身行为和理念的试验田,我们必须慎重对待,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当今的中学校长应该既有鲜明的办学思想,又有全新的管理策略;既能实现教育现代化技术革新,又能很好地实现“科研兴校”战略;既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重视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又是学校的带头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学校得以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