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大型幼儿园精细化的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 郑在凤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城关科甲巷幼儿园)
【正文】摘 要: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乎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文章针对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了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幼儿园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大型乃至超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问题更为复杂,其突发性和多样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减少资源占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1]。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为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一、大型幼儿园面临的安全隐患分析
隐患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能够影响个人或他人安全利益的潜藏性因素。本文中的大型幼儿园安全隐患主要是指幼儿园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危害幼儿安全的潜在因素,只有发现和分析这些因素,并采取措施解除危机,方可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
1.大型幼儿园环境安全隐患
大型幼儿园在环境建设方面往往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这些幼儿园建筑面积大、入园幼儿数量多,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在环境建设和日常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正是由于规模较大,这些幼儿园在园舍建筑、幼儿饮食、校车接送以及消防等方面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例如,2011年的甘肃庆阳幼儿园校车事故一次性造成19名幼儿死亡。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幼儿园都通过校车接送方便学生入园,但是校车安全事故也成为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
2.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包括入园、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午餐、午睡、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幼儿的心智发育还远未成熟,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严重不足,加之每名教师要看护多个孩子,一旦管护不足,就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例如,2013年北京市某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幼童彤彤被同伴撞倒造成右额挫伤,最后经法院调节幼儿园一次性赔付各种费用六千元。
3.幼儿的心理安全问题
当前对幼儿健康的认识有一个误区,也就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其心理健康[2]。但是,幼儿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安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其身心安全提供保障。但是部分幼儿园在构建规章制度时过分强调其管理功能,忽视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感觉到束缚和压抑,身心不能得到放松,缺乏心理安全感。
二、大型幼儿园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实施路径
大型幼儿园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安全问题,只有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方可化解家长的安全期待与当前幼儿园安全事故多发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具体而言,大型幼儿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
1.安全制度精细化,为幼儿安全保驾护航
针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的问题,幼儿园要强化安全制度供给,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3]。具体而言,要建立、完善和落实入园实名登记制度,对入园的人员、物品和车辆等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排查,排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出入园的接送与交接制度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预案,不将幼儿交予无关人员;构建园区安全综合治理档案,对园内的水、电、场地、器械等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确保有据可查;构建幼儿信息通报和共享制度,实现幼儿的到园、离园、缺席、请假等信息与监护人实现实时共享;构建园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演练,确保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当然,这些制度是幼儿身心安全的基本保障,要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而不能成为悬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管理人员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及时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一切违规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措施,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严格执行。
2.安全检查精细化,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幼儿喜爱活动同时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这必然造成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幼儿园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幼儿使用的各种设施和场地,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首先,要经常对园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主要查看门窗、玻璃是否牢固,墙体上的张贴物是否存在脱落,屋顶是否漏雨等,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停止使用并立即维修。其次,对秋千、滑梯等幼儿活动设施和大型玩具要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换,使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同时,教师在使用这些设施设备前进行进一步检查,且在活动中不得离岗,确保使用安全。再次,幼儿园要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安全检查、门卫登记和基本情况处置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最后,针对校车的安全隐患,幼儿园要严格遵守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司机在出车前要检查车辆,确保车况良好,随车保育员要依据相关制度,管理好幼儿上下车的相关事宜,确保幼儿安全。
3.安全教育精细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要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实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安全意识普遍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捕捉时机、因材施教,渗透安全教育。
其次,安全教育活动不仅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渗透,还需要主题教育活动的支撑。例如,可以对幼儿进行安全用电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让幼儿的独立操作和实践,初步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知道哪些东西导电,触碰会存在危险等等。
最后,针对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拓展安全教育内容的范围,使安全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提高安全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常规安全教育内容,还应该结合实际,酌情增加高铁、地铁、电动汽车等新生事物,确保安全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4.安全评估精细化,构建有效的评估体系
长期、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幼儿园注册、审批制度,明确幼儿园选址、建筑、师资等方面的审核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高准入门槛,从审批约束角度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其次,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幼儿园“年检”制度,将学前教育难入政府独到考核范畴,通过政府行为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园方立即整改。最后,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办学水平的社会监督,借助网络、微信、公开电话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实现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的多元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幼儿园在面临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幼儿园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涉及到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以幼儿园为主体,全社会通力合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为广大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振福.幼儿园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06:70-71.
[2]祁娜.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8:37-39.
[3]冯宝安.幼儿园安全文化:内涵、功能及其生成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3:89-93.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幼儿园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大型乃至超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问题更为复杂,其突发性和多样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减少资源占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1]。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为大型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一、大型幼儿园面临的安全隐患分析
隐患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能够影响个人或他人安全利益的潜藏性因素。本文中的大型幼儿园安全隐患主要是指幼儿园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危害幼儿安全的潜在因素,只有发现和分析这些因素,并采取措施解除危机,方可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
1.大型幼儿园环境安全隐患
大型幼儿园在环境建设方面往往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这些幼儿园建筑面积大、入园幼儿数量多,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在环境建设和日常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正是由于规模较大,这些幼儿园在园舍建筑、幼儿饮食、校车接送以及消防等方面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例如,2011年的甘肃庆阳幼儿园校车事故一次性造成19名幼儿死亡。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幼儿园都通过校车接送方便学生入园,但是校车安全事故也成为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
2.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包括入园、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午餐、午睡、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幼儿的心智发育还远未成熟,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严重不足,加之每名教师要看护多个孩子,一旦管护不足,就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例如,2013年北京市某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幼童彤彤被同伴撞倒造成右额挫伤,最后经法院调节幼儿园一次性赔付各种费用六千元。
3.幼儿的心理安全问题
当前对幼儿健康的认识有一个误区,也就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其心理健康[2]。但是,幼儿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安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其身心安全提供保障。但是部分幼儿园在构建规章制度时过分强调其管理功能,忽视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感觉到束缚和压抑,身心不能得到放松,缺乏心理安全感。
二、大型幼儿园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实施路径
大型幼儿园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安全问题,只有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方可化解家长的安全期待与当前幼儿园安全事故多发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具体而言,大型幼儿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
1.安全制度精细化,为幼儿安全保驾护航
针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的问题,幼儿园要强化安全制度供给,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日常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3]。具体而言,要建立、完善和落实入园实名登记制度,对入园的人员、物品和车辆等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排查,排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出入园的接送与交接制度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预案,不将幼儿交予无关人员;构建园区安全综合治理档案,对园内的水、电、场地、器械等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确保有据可查;构建幼儿信息通报和共享制度,实现幼儿的到园、离园、缺席、请假等信息与监护人实现实时共享;构建园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演练,确保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当然,这些制度是幼儿身心安全的基本保障,要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而不能成为悬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管理人员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及时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一切违规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措施,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严格执行。
2.安全检查精细化,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幼儿喜爱活动同时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这必然造成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幼儿园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幼儿使用的各种设施和场地,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首先,要经常对园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主要查看门窗、玻璃是否牢固,墙体上的张贴物是否存在脱落,屋顶是否漏雨等,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停止使用并立即维修。其次,对秋千、滑梯等幼儿活动设施和大型玩具要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换,使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同时,教师在使用这些设施设备前进行进一步检查,且在活动中不得离岗,确保使用安全。再次,幼儿园要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安全检查、门卫登记和基本情况处置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最后,针对校车的安全隐患,幼儿园要严格遵守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司机在出车前要检查车辆,确保车况良好,随车保育员要依据相关制度,管理好幼儿上下车的相关事宜,确保幼儿安全。
3.安全教育精细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要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实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安全意识普遍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捕捉时机、因材施教,渗透安全教育。
其次,安全教育活动不仅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渗透,还需要主题教育活动的支撑。例如,可以对幼儿进行安全用电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让幼儿的独立操作和实践,初步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知道哪些东西导电,触碰会存在危险等等。
最后,针对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拓展安全教育内容的范围,使安全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提高安全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常规安全教育内容,还应该结合实际,酌情增加高铁、地铁、电动汽车等新生事物,确保安全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4.安全评估精细化,构建有效的评估体系
长期、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可以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幼儿园注册、审批制度,明确幼儿园选址、建筑、师资等方面的审核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高准入门槛,从审批约束角度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其次,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幼儿园“年检”制度,将学前教育难入政府独到考核范畴,通过政府行为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园方立即整改。最后,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办学水平的社会监督,借助网络、微信、公开电话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实现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的多元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幼儿园在面临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幼儿园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涉及到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以幼儿园为主体,全社会通力合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为广大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振福.幼儿园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06:70-71.
[2]祁娜.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8:37-39.
[3]冯宝安.幼儿园安全文化:内涵、功能及其生成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3: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