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巧妙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张芳贞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西潘楼学区潘楼中学)
【正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策略的构思及运用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借助这些条件上升为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可见,构思及运用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再回头看看教学长廊中那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无一不是经过名家精心策划的,诸如“茶馆式教学法”、“八步教学法”、“课堂六步教学法”等等,无不闪耀着于漪、钱梦龙、潘凤湘、魏书生等许多教育家的光芒,因此在当今实施新课改中,仍具有引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引导作用。仍在引领着我们充分掌握语文教学理念并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敢于破旧创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这些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呢?下面笔者就跟各位教育同仁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运用教学策略时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当今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上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些规律,适应了这些规律,就能促进事物更快更好地发展,反之,将使事物的发展遭受挫折,甚至倒退。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是如此,也是有规律的。关于中学生所具有的规律特点,在新课标中已有阐述,解读如下:
1、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项研究表明,一般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10%的脑潜能,还有90%处在“沉睡”的状态下,未得到合理的开发。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的脑智能的开发空间相当广,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教育家才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开发学生的智能,给予学生以最大的期望值。
2、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外国一位哲人说过,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一形象的说法揭示了事物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其认识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一千个人看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点,正视这一点,也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和可靠的依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避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偏见,才能注意不同层面不同个性的学生,才能扬长避短,把学生的学习与兴趣、体验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3、适当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一颗种子,没有合适的气候、雨水、养料等条件,是不能萌发成幼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教育。他们的潜能不会自己自动地得到开发,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发展。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的智能依赖教育;一是教育的信度,也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像“孔乙己”、“范进”这类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不能说他们接受的教育少,而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束缚人的教育,使人堕落腐朽的教育,因而他们的潜能不但没有被开发出来,相反成了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只有适当开发人的潜能的科学教育,才能推动人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张扬个性,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一般的做法:首先是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知识尚存在哪些漏洞,对有些知识的掌握有无混淆和片面之处;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情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状况如何等。其次在钻研教材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困难;他们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思路会出现哪些岔道;他们在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等。
二、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考程序
思考程序就是教师面对文本及教学对象时的思考过程。如教学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通常,我们看过这一文本时就会想,诗中所写的是什么内容,题目和内容有什么联系,这一内容用什么方式传达出来的,作者写这些内容其用意是什么,诗中的“山”和“海”又是怎样把作者的情愫串联起来的。再根据单元目标思考,这一课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只要了解就够了,等等。另一方面又想,诗中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凭着现有知识就能解决的,哪些是学生基本掌握但还需“跳一跳”才能完全达到的,哪些是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过的,哪些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活动去体验,等等。若由我执教,学习这首诗的突破点又在哪里,等等。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就为我们后面的教学流程设计提供了依据。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考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例如:1、通过学生多次朗读深刻领会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情感)。2、借助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探究领会诗中表达的信念与哲理(内容)。3、联系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心中的海(拓展)。4、写一个自己心中关于海的故事(应用)。
三、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建立一个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流程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构造。还以教学《在山的那边》为例,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教学基本流程:朗读悟情——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意象——联想生活,探说情境——自由读写。我们为什么样要这样安排流程呢?这其实是基于我们上面的思考过程。“朗读悟情”即是单元教学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初步感知内容,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是“诗中的‘山’和‘海’是怎样把作者的情愫串起来的”教学内容的外显,有了这一步,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就被激活了,兴趣就被点燃了,情感也就被煽动起来了。
“整体感知内容”即是流程的环节,更是教学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这一目标分解开,并融进学生的活动中:1、默读勾画寻找不能理解的诗句。2、小组讨论在默读中遇到的疑难。3、再读,归纳诗的主要内容。而“理解意象”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补充。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什么是诗的意象了解的还不多,所以进行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讲问结合。如对意象的知识,教师先精要讲解:意象就是写入诗中并融入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体。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设问:本诗中有哪些客观物体带有作者的感情?学生如果能找到“山”和“海”就可以了。“联想生活,探说情境”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教学内容的深化。也是教学目标2、3的突破。可以细化为下列教学活动:1、默读全诗,说说你对“山”和“海”的理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是作者要超脱和超越的对象。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充满诱惑,是竭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2、结合课后研讨练习⑵和你的发现说说诗中写山和海的诗句有哪些富有形象性,具有感人的魅力?3、读完诗后,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跟作者相同的体验?“自由读写”环节是让学生纵情释放思想,抒发情感的活动。可设题:说说你心中关于海的故事。(完成目标4)
当然教学流程是教师备课中的预设,不一定非要这样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过程,其过程是富有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富有教学机智,组织教学随时调控教学动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
四、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反思能使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反思教学理念。看教学理念是不是在教学中得到贯彻;二是反思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不是从“教授”型转向“组织、引导”型;三是反思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方法。①学习中是以教材为例子师生共同生成知识,还是以教材为教材照搬知识;②课堂是不是学生活动的场所,经验交流的场所,知识生成的场所;③教学中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加强;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哪些是闪光点,这些成功的地方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反思还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来一次总结,看到成绩,发现不足,从而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反思学习态度。中国原足球教练米卢有一句经典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此话虽有偏颇,但道出了态度对行动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反思学习态度,其实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自信心。通过多次实践验证,在学习中强化这一点,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可经常让学生这样问自己:是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环节,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是否尽心尽力去努力了,是否注意了劳逸结合,等等。长期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股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责任感自然也能加强。二是反思学习方法。学习是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也是富有个性的。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要学生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有用的。在教学中可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时间让3—4个学生到教室前面相互交流学习方法,谈体会,谈认识,不仅可以谈语文,也可谈其他学科,让学习效率高的同学谈方法,让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谈收获等等。这样的交融,取长补短,很快的,人人都能初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了,加之自觉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能力便被开发出来了。三是反思学习过程。可要求学生每天检查自己的学习。如每天上课之前问问,你对所学的内容都有预习吗?当天的学习你积极参与了吗?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时你勇敢发言了吗?发言时你的心情如何?没发言时的你心情又如何?你有畏惧学习的心理吗?等等。这些反思不是让学生想想就算了,而是要让学生把它写进语文成长记录本中去,长期反思,长期记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昂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得到加强,认识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也将迅速提高,岂不是“一石多鸟”?
总之,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为调控教学各要素关系而作出的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构想。它超越了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步骤,又不像教学原则那样抽象。它是组织教学、选择教法、调控各教学要素关系的依据。我们只有全面而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了这些基本理念,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闪烁出新课改的光芒,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语文教学意义上的“扬弃”,以便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运用教学策略时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当今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上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些规律,适应了这些规律,就能促进事物更快更好地发展,反之,将使事物的发展遭受挫折,甚至倒退。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是如此,也是有规律的。关于中学生所具有的规律特点,在新课标中已有阐述,解读如下:
1、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项研究表明,一般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10%的脑潜能,还有90%处在“沉睡”的状态下,未得到合理的开发。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的脑智能的开发空间相当广,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教育家才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开发学生的智能,给予学生以最大的期望值。
2、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外国一位哲人说过,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一形象的说法揭示了事物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其认识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一千个人看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点,正视这一点,也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和可靠的依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避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偏见,才能注意不同层面不同个性的学生,才能扬长避短,把学生的学习与兴趣、体验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3、适当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一颗种子,没有合适的气候、雨水、养料等条件,是不能萌发成幼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教育。他们的潜能不会自己自动地得到开发,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发展。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的智能依赖教育;一是教育的信度,也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像“孔乙己”、“范进”这类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不能说他们接受的教育少,而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束缚人的教育,使人堕落腐朽的教育,因而他们的潜能不但没有被开发出来,相反成了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只有适当开发人的潜能的科学教育,才能推动人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张扬个性,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一般的做法:首先是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知识尚存在哪些漏洞,对有些知识的掌握有无混淆和片面之处;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情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状况如何等。其次在钻研教材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困难;他们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思路会出现哪些岔道;他们在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等。
二、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考程序
思考程序就是教师面对文本及教学对象时的思考过程。如教学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通常,我们看过这一文本时就会想,诗中所写的是什么内容,题目和内容有什么联系,这一内容用什么方式传达出来的,作者写这些内容其用意是什么,诗中的“山”和“海”又是怎样把作者的情愫串联起来的。再根据单元目标思考,这一课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只要了解就够了,等等。另一方面又想,诗中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凭着现有知识就能解决的,哪些是学生基本掌握但还需“跳一跳”才能完全达到的,哪些是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过的,哪些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活动去体验,等等。若由我执教,学习这首诗的突破点又在哪里,等等。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就为我们后面的教学流程设计提供了依据。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考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例如:1、通过学生多次朗读深刻领会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情感)。2、借助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探究领会诗中表达的信念与哲理(内容)。3、联系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心中的海(拓展)。4、写一个自己心中关于海的故事(应用)。
三、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建立一个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流程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构造。还以教学《在山的那边》为例,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教学基本流程:朗读悟情——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意象——联想生活,探说情境——自由读写。我们为什么样要这样安排流程呢?这其实是基于我们上面的思考过程。“朗读悟情”即是单元教学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初步感知内容,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是“诗中的‘山’和‘海’是怎样把作者的情愫串起来的”教学内容的外显,有了这一步,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就被激活了,兴趣就被点燃了,情感也就被煽动起来了。
“整体感知内容”即是流程的环节,更是教学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这一目标分解开,并融进学生的活动中:1、默读勾画寻找不能理解的诗句。2、小组讨论在默读中遇到的疑难。3、再读,归纳诗的主要内容。而“理解意象”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补充。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什么是诗的意象了解的还不多,所以进行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讲问结合。如对意象的知识,教师先精要讲解:意象就是写入诗中并融入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体。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设问:本诗中有哪些客观物体带有作者的感情?学生如果能找到“山”和“海”就可以了。“联想生活,探说情境”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教学内容的深化。也是教学目标2、3的突破。可以细化为下列教学活动:1、默读全诗,说说你对“山”和“海”的理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是作者要超脱和超越的对象。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充满诱惑,是竭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2、结合课后研讨练习⑵和你的发现说说诗中写山和海的诗句有哪些富有形象性,具有感人的魅力?3、读完诗后,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跟作者相同的体验?“自由读写”环节是让学生纵情释放思想,抒发情感的活动。可设题:说说你心中关于海的故事。(完成目标4)
当然教学流程是教师备课中的预设,不一定非要这样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过程,其过程是富有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富有教学机智,组织教学随时调控教学动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
四、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反思能使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反思教学理念。看教学理念是不是在教学中得到贯彻;二是反思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不是从“教授”型转向“组织、引导”型;三是反思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方法。①学习中是以教材为例子师生共同生成知识,还是以教材为教材照搬知识;②课堂是不是学生活动的场所,经验交流的场所,知识生成的场所;③教学中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加强;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哪些是闪光点,这些成功的地方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反思还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来一次总结,看到成绩,发现不足,从而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反思学习态度。中国原足球教练米卢有一句经典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此话虽有偏颇,但道出了态度对行动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反思学习态度,其实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自信心。通过多次实践验证,在学习中强化这一点,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可经常让学生这样问自己:是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环节,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是否尽心尽力去努力了,是否注意了劳逸结合,等等。长期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股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责任感自然也能加强。二是反思学习方法。学习是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也是富有个性的。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要学生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有用的。在教学中可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时间让3—4个学生到教室前面相互交流学习方法,谈体会,谈认识,不仅可以谈语文,也可谈其他学科,让学习效率高的同学谈方法,让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谈收获等等。这样的交融,取长补短,很快的,人人都能初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了,加之自觉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能力便被开发出来了。三是反思学习过程。可要求学生每天检查自己的学习。如每天上课之前问问,你对所学的内容都有预习吗?当天的学习你积极参与了吗?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时你勇敢发言了吗?发言时你的心情如何?没发言时的你心情又如何?你有畏惧学习的心理吗?等等。这些反思不是让学生想想就算了,而是要让学生把它写进语文成长记录本中去,长期反思,长期记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昂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得到加强,认识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也将迅速提高,岂不是“一石多鸟”?
总之,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为调控教学各要素关系而作出的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构想。它超越了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步骤,又不像教学原则那样抽象。它是组织教学、选择教法、调控各教学要素关系的依据。我们只有全面而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了这些基本理念,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闪烁出新课改的光芒,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语文教学意义上的“扬弃”,以便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