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情境案例与评析
【作者】 史梅娥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正文】摘 要:有效数学情境,能将学生的思维指向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设疑激趣引入;由数学史引入;由生活情境引入等都是有效数学情境的引入方式。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是趣味性、现实性和数学性三方面的统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案例评析
“一个好例子胜过千百次空洞说教”。德国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有效数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数学情境的含义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有效数学情境,能将学生的思维指向将要学习的新知识[1]。
二、有效数学情境案例与评析
案例1 设疑激趣引入——《图形的旋转》的情境创设。
有三个著名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同台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在同一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否则他们将退出演出。
这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你是经理,你会怎样处理?不过,剧场经理略经思索之后就满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到演出那天,三位演员到剧场一看,海报不是一般的纸面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个演员的名字都写在灯笼上,三个名字转圈出现,谁都可以说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于是三位演员皆大欢喜地参加了演出。今天我们就学习《图形的旋转》,探究其缘由。
评析 创设这个数学情境目的是设疑激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由此推想,当我们碰到难题,如果用静态思维不能解决时,那就改用动态思维试试。上例剧场经理就在于运用了“动态思维”,这一动,不仅动出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动出了创造性的智慧,所以人的思维应具有辩证性,不应该拘于一端,当一方受阻,应改向他方出击。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正是学生原有心理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碰撞,进一步为课堂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案例2 由数学史引入——《探索勾股定理》的情境创设。
人类一直想弄清楚有没有外星人,并试图与之联系,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包括各种音乐、语言等等。有数学家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因为只要是高级智慧生物,一看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就会互相认同。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庆祝这个定理的发现,竟“百牛大祭”。那么,到底什么是勾股定理呢?
评析 设计数学情境时,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本例中,通过这段数学史的讲述,激发了好奇心,有一种想学的内在驱动力。法国著名数学家罗·朗之万曾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历史问题的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文化熏陶,培养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3 由生活情境引入——《平方差公式》的情境创设。
“神机妙算”。小敏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小敏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算出的结果完全吻合。售货员惊讶地说:“你真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敏说:“过奖了,我只是利用了数学上的一个公式。”你想知道小敏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
评析 这个数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饶有兴趣,而且带着疑惑进入下面的学习。待学习完平方差公式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前后呼应,效果好且用时不多。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设疑、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或认知冲突,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创设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数学情境的创设除上面的设疑激趣、数学史、生活情境引入之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古诗、现代多媒体、趣味活动等方式引入。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问题性原则[2]。
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情境中要有“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么这样的情境即使再有趣,再现实,也是无效问题情境;其次,问题情境要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情境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千万不能因为情境而丢了数学。要把重心放在如何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不要让人雾里看花般讨论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要说这个呀!第三,并非每节课都需要以情境引入,没有合适的即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因此,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是趣味性、现实性和数学性三方面的统一。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怎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愿高效的数学课从有效数学问题情境开始吧,让情境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精彩[3]!
参考文献:
[1]吕传汉, 汪秉彝. 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72——76
[2]周永勤.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西藏教育,2011,12
[3]殷曼曼.例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情境教学[J].中学数学,2012,10月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案例评析
“一个好例子胜过千百次空洞说教”。德国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有效数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数学情境的含义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有效数学情境,能将学生的思维指向将要学习的新知识[1]。
二、有效数学情境案例与评析
案例1 设疑激趣引入——《图形的旋转》的情境创设。
有三个著名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同台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在同一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否则他们将退出演出。
这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你是经理,你会怎样处理?不过,剧场经理略经思索之后就满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到演出那天,三位演员到剧场一看,海报不是一般的纸面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个演员的名字都写在灯笼上,三个名字转圈出现,谁都可以说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于是三位演员皆大欢喜地参加了演出。今天我们就学习《图形的旋转》,探究其缘由。
评析 创设这个数学情境目的是设疑激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由此推想,当我们碰到难题,如果用静态思维不能解决时,那就改用动态思维试试。上例剧场经理就在于运用了“动态思维”,这一动,不仅动出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动出了创造性的智慧,所以人的思维应具有辩证性,不应该拘于一端,当一方受阻,应改向他方出击。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正是学生原有心理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碰撞,进一步为课堂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案例2 由数学史引入——《探索勾股定理》的情境创设。
人类一直想弄清楚有没有外星人,并试图与之联系,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包括各种音乐、语言等等。有数学家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因为只要是高级智慧生物,一看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就会互相认同。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庆祝这个定理的发现,竟“百牛大祭”。那么,到底什么是勾股定理呢?
评析 设计数学情境时,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本例中,通过这段数学史的讲述,激发了好奇心,有一种想学的内在驱动力。法国著名数学家罗·朗之万曾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历史问题的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文化熏陶,培养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3 由生活情境引入——《平方差公式》的情境创设。
“神机妙算”。小敏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小敏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算出的结果完全吻合。售货员惊讶地说:“你真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敏说:“过奖了,我只是利用了数学上的一个公式。”你想知道小敏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
评析 这个数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饶有兴趣,而且带着疑惑进入下面的学习。待学习完平方差公式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前后呼应,效果好且用时不多。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设疑、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或认知冲突,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创设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数学情境的创设除上面的设疑激趣、数学史、生活情境引入之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古诗、现代多媒体、趣味活动等方式引入。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问题性原则[2]。
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情境中要有“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么这样的情境即使再有趣,再现实,也是无效问题情境;其次,问题情境要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情境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千万不能因为情境而丢了数学。要把重心放在如何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不要让人雾里看花般讨论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要说这个呀!第三,并非每节课都需要以情境引入,没有合适的即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因此,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是趣味性、现实性和数学性三方面的统一。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怎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愿高效的数学课从有效数学问题情境开始吧,让情境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精彩[3]!
参考文献:
[1]吕传汉, 汪秉彝. 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72——76
[2]周永勤.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西藏教育,2011,12
[3]殷曼曼.例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情境教学[J].中学数学,2012,10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