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智教育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的思考
【作者】 杜小艳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摘 要:培智教育中构建语文生本课堂,就是以生活化语文为载体,着力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自现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生活语文;培智教育;生本课堂;构建
一、培智教育需要语文生活化
培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常态教学有所不同。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智能与肢体等差异,因而在实施教学中更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培智学校的语文教育从人的发展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属性出发,将总目标分解成智能发展、社会适应、生活实践三个领域。也就是说,培智语文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智力、发展思维的重任,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因而,我们的课堂不仅培智,更重要的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具有基本生存、生活能力。
在培养目标和方法上,培智语文新课标要求“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具体做到:“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因此,生活化语文教学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的目的。
二、培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无论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还是教育本身的因材施教原则,都呼唤以人为本,强调生本教育。只是培智教育更注重实际差异,更强调分类而教的个别化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模式。在培智教育中创建生本课堂,就是要遵循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重从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为智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因此,创建语文生本课堂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教学环境民主愉悦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他们自主实践来开展语文的教与学。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扮演就是典型的引导者、组织者、解惑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会自理生活、适应社会的引路人。
三、创建语文生本课堂的实践意义
创建语文生本课堂,既是一种创新实践,也是探究性课题。实施这种模式,不仅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成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方面: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动力源泉。大凡优秀教师都特别注重学生兴趣激发,从课伊始都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参与兴趣,让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积极的参与欲望。对于培智学生,他们更需要以趣诱引。当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方法很多,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都是良好的激趣策略。运用这些策略,不仅内容新颖有趣,就连形式也是学生乐于的活动或游戏,这样更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如教学《羊》一课时,我们可先让学生介绍对羊的一些认识,描绘羊的特征;师生开展猜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字形,共同拚搭积木字形;根据羊头的外形与“羊”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羊”字。又如教学《冬爷爷在哪里》一课时,我们可创设“坐火车”寻找冬天的情境,让一个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冬爷爷进行开心问答、观看视频《黑猫警长》帮黑猫警长破案、做冬日健康操等等,这样的教学,就能有效地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开放性于一体,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②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而在生本课堂中,学生不再是依赖者,是主动学习的实施者,是课堂的主人,是知识建构的内化者。而教师的教只是学生的学的促进者。这种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行为变化,课堂中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不断生成、张扬,成为自觉发展主体,通过教师的授予的方法进入自主探究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爱劳动》一课时,我们就可顺势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做劳动“扫地、倒垃圾、洗碗、叠被子”的同时,并回忆口述学过的词语。
③有利于促进学生补偿缺陷。生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中心,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目标达成都必须服务于人的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我们主张以人为本,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在追求学生生活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克服既有缺陷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其自己最大化、最优化发展。
(二)教师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在培智教育中建构语文生本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需要我们大胆运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尊重学情实际,创新教学策略,以生活化语文为平台,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生活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华,浅议智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
[2]陶素玲,构建开放式培智语文课堂[J].新课程(上) ,2015年。
[3]赵起燕,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个别化教育思想[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
关键词:生活语文;培智教育;生本课堂;构建
一、培智教育需要语文生活化
培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常态教学有所不同。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智能与肢体等差异,因而在实施教学中更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培智学校的语文教育从人的发展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属性出发,将总目标分解成智能发展、社会适应、生活实践三个领域。也就是说,培智语文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智力、发展思维的重任,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因而,我们的课堂不仅培智,更重要的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具有基本生存、生活能力。
在培养目标和方法上,培智语文新课标要求“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具体做到:“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因此,生活化语文教学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的目的。
二、培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无论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还是教育本身的因材施教原则,都呼唤以人为本,强调生本教育。只是培智教育更注重实际差异,更强调分类而教的个别化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模式。在培智教育中创建生本课堂,就是要遵循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重从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为智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因此,创建语文生本课堂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教学环境民主愉悦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他们自主实践来开展语文的教与学。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扮演就是典型的引导者、组织者、解惑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会自理生活、适应社会的引路人。
三、创建语文生本课堂的实践意义
创建语文生本课堂,既是一种创新实践,也是探究性课题。实施这种模式,不仅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成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方面: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动力源泉。大凡优秀教师都特别注重学生兴趣激发,从课伊始都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参与兴趣,让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积极的参与欲望。对于培智学生,他们更需要以趣诱引。当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方法很多,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都是良好的激趣策略。运用这些策略,不仅内容新颖有趣,就连形式也是学生乐于的活动或游戏,这样更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如教学《羊》一课时,我们可先让学生介绍对羊的一些认识,描绘羊的特征;师生开展猜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字形,共同拚搭积木字形;根据羊头的外形与“羊”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羊”字。又如教学《冬爷爷在哪里》一课时,我们可创设“坐火车”寻找冬天的情境,让一个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冬爷爷进行开心问答、观看视频《黑猫警长》帮黑猫警长破案、做冬日健康操等等,这样的教学,就能有效地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开放性于一体,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②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而在生本课堂中,学生不再是依赖者,是主动学习的实施者,是课堂的主人,是知识建构的内化者。而教师的教只是学生的学的促进者。这种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行为变化,课堂中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不断生成、张扬,成为自觉发展主体,通过教师的授予的方法进入自主探究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爱劳动》一课时,我们就可顺势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做劳动“扫地、倒垃圾、洗碗、叠被子”的同时,并回忆口述学过的词语。
③有利于促进学生补偿缺陷。生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中心,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目标达成都必须服务于人的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我们主张以人为本,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在追求学生生活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克服既有缺陷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其自己最大化、最优化发展。
(二)教师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在培智教育中建构语文生本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需要我们大胆运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尊重学情实际,创新教学策略,以生活化语文为平台,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生活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华,浅议智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
[2]陶素玲,构建开放式培智语文课堂[J].新课程(上) ,2015年。
[3]赵起燕,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个别化教育思想[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